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还有人不服
汉明正文卷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还有人不服确实无人反对吴争这连番的改革,至少在明面上,一切都非常顺利。 顺利得,就象是虚幻。 仿佛,帝位更迭、权力的再分配,是十年前就已经定好的事一般,丝毫不显得突兀。 唯一突兀的是,新君的身材稍稍矮小了些,宫中储备的各式各色龙袍、常服需要赶制,着实忙坏了尚衣监那些个内侍和宫女们。 除此之外,一切如常,有句话形容很合适,歌照唱舞照跳。 连朱莲壁也不反对,他甚至还有些感激,吴争终究没有撤除锦衣卫,给他留了些体面。 义兴朝,真的不一样了。 内阁的实权和军机处的设立,架空了皇权,这让皇帝永远不错,成了“神”。 准确地说,是神位。 神位,总比牌位好!这道理,放到哪都适用。 荣升辅弼的夏完淳问过吴争,“这种做法实属掩耳盗铃之举,有意思吗?” 吴争答道:“半斤和八两有区别吗?” 夏完淳被怼回去了,是,许多事,做可以,说,得慎重! 宋安在私下里问过吴争一句话,“少爷太厉害了,咱在杭州府都做不到的事,您在应天府干成了……。” 于是被吴争一脚踹了个趔趄。 但黄道周显然是激动的,他出正阳门送别吴争时,郑重向吴争保证,“若三年之内,国库再无三百万两盈余,臣提头来见!” 这话让在车架中一直闭目养神的朱媺娖霍地睁开眼,她面若冰霜,可终究还是叹了口气,重新闭上了眼睛。 这不是臣子们的错,是自己的错,是朱家的错……朱媺娖轻启朱唇,呐呐地说道。 而车外,吴争搀着黄道周的右手臂道:“有信心是好事,可千万别苦了左、右营的将士,特别是左营,他们此战对国朝有大功啊。” 这话让边上一声不吭的廖仲平大为感激,他拱手“谦虚”道:“我部也仅仅佐于北伐军,论功当以北伐军为首功……。” 吴争笑了,大笑而去。 ……。 凡事活久见。 以一己之力,废立二皇,拽下一皇,这恐怕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事。 难点在于,这三次废立,还真没怎么大打出手,除了那个“自尽”的,其余两人都活着,活得好好的,一个在陈钱山的“海盗”窝,一个就在自己身后的马车上。 想到这些,吴争有资格骄傲,确实有资格骄傲。 吴争在笑,得意的笑。 有道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然而总有刁民想害孤! 淳化镇,嘿,又是镇,这些年尽和这淳化镇过不去了。 一人,一马,一把刀。 如果配上萧瑟秋风,妥妥地江湖决斗场面啊。 没办法,除恶到底未尽。 不是不想。 实在是投鼠忌器。 朱媺娖其实没有向吴争提多少条件,自愿退位的条件,但其中有一个条件,吴争无法拒绝,那就是特赦张同敞。 也难怪,张同敞对朱媺娖而言,那绝对是个“忠臣”,没有之一。 朱媺娖许诺过张同敞,保他周全,有道是天子金口玉律、出口成宪,虽说此时已经退位,可许诺时还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