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图穷石现
***沈岳微微一笑,抬手便打开了石匣的盖子。 石匣里面,是一个方形的铁盒,同样没有上锁。 打开铁盒,里面是一张卷起来的图轴。 “现在看?”广凌子问了一句。 沈岳点点头,取出之后,合上铁匣和石匣,就在石匣上面一点点展开了。 “推背图?”展开一部分之后,广凌子忽而叫道,不过他叫出声来之后,眉头却又紧皱。 沈岳摇了摇头,却又点了点头。 这不应该是推背图。因为推背图是李世民登基之后才有的,李玄霸改葬的时间偏早。 另外,袁天纲也不可能将与他人合著的推背图放到这里面。 但是,这卷轴里面,有图,有谶,有颂,和推背图完一样。而且,第一幅图,也完符合。 两人互看一眼,便继续一点点打开细看起来。 推背图是一本预言奇书,声名赫赫。 这是李世民为了了解大唐的国运,让袁天纲和李淳风一起推演编著的。李淳风比袁天纲年纪有李淳风是袁天纲的徒弟,有是朋友,不管是什么,李淳风的名头也很响,同样是玄门泰斗级的人物。 据,推演的时候,李淳风推着推着,就一发不可收拾,根本停不下来了,原本只是推算大唐的国运,结果一下子弄到了两千年之后。此时,袁天纲发觉了,用手推了李淳风的背一下,以示提醒,李淳风这才收手。 推背图一共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都附着谶语和颂诗,以此展示出此后的历史发展。 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推背图其实已经划分出了帝王时代、共和时代、大同时代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正因为推背图之神奇,华国古代很多朝代将其列为**。 不过,简单的图和谶颂,毕竟不是直接点明,还是需要延伸和联想的。所以,推背图的某一图想预测什么,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结论。 举个栗子。 第三十五幅图,就是第三十五象。 这个第三十五象,是不少人研究的重点。这幅图,画的是城门大开,三个带着武器的人要进来。 谶曰:西方有人,足踏神京,帝出不还,三台扶倾。 颂曰: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西方列强打过来了,攻进了京城。有人认为,这是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 帝出不还。咸丰皇帝当时逃到了热河,真的是没回来,因为他第二年病死在了热河。 三台扶倾。台,是指官位,比如抚台,道台。有三个官员,扶起了将要倾覆的清王朝。有人认为,三台是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平定战乱,开展洋务运动同时,三台又是一个“治”字,隐喻随后的同治中兴。 后面的颂曰,也大体是这个意思。 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西方列强如黑云般压迫,帝子,咸丰帝的儿子,在热河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