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风雨歇马镇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二章 程向东室内徘徊盛尧箐语出惊人

第二十二章 程向东室内徘徊盛尧箐语出惊人

    “怎么不记得,那孩子从小就讨人喜欢。老爷提文博做什么?”

    “文博的胳肢窝里有一个胎记,到八九岁的时候,梁大夫才发现胎记。”

    昌平公主沉思片刻,然后道:“程少主的腰上有没有两颗黑痣呢?”

    谭国凯关于胎记的说法没能使长平公主信服,她现在的心理有些矛盾,她既有点失望,又心有不甘——她想找到程少主和琛儿的切合点。

    “有。程少主的腰上——最后一个脊椎两边各有一颗黑痣——和琛儿后腰上两颗黑痣的位置差不多。”

    “程少主后腰上有两颗黑痣?程班主真是这么说的吗?”长平公主在激动之余,还保持着三分的冷静。

    “这还能有假。”

    “那两颗黑痣是骗不了人的。观音菩萨当真开眼了。”几滴泪珠溢出眼角。

    “五岁和七岁的时候,在两颗痣旁边又长出两颗黑痣,一颗痣在两颗黑痣的中间,一颗痣在三颗黑痣的上方。”

    “梁大夫说,有些痣是与生俱来的,有些痣是后天长出来的,我就是根据最后一个脊椎旁边两颗黑痣断定程少主就是琛儿的。”

    “所以,我才请程班主和为礼到安庆去一趟。尽管如此,我还是担心弄岔了,所以,我没敢跟你说。”

    谭国凯接着道:“十九年前,我把孩子交给翠云的时候,你要在孩子的手腕上留下一个牙印,我心疼孩子,怕伤口会发炎,所以才没有让你……”

    “如果我让你在孩子的手腕上留下印记,手腕上的印记,再加上腰上两颗黑痣,我们就能确定程少主是不是我们的‘琛儿’了。”

    “老爷,程班主都跟你说了些什么?您快告诉我。”

    “夫人别急,你听我慢慢说。”

    谭老爷把程班主提供的情况一字不落地跟夫人说了。

    昌平公主拭去了眼角上的眼泪,然后道:“老爷,我们为什么不跟程少主打开窗户说亮话呢?只要让我看看程少主腰上两颗黑痣,我就知道他是不是我们的儿子琛儿了,‘真儿’应该就是‘琛儿’。”

    “‘琛儿’说话比较迟,一个两岁大的孩子,说话不会像大人一样清楚。”

    “那时候,你整天忙于朝廷的事情,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我和你不一样,整天和孩子在一起,‘真’和‘琛’不是差不多吗!关键是两个名字里面都有一个‘儿’字。”

    “感谢老天爷,他总算开了眼。老爷,我们要不要让蒲管家把程少主叫过来。”

    “不妥——不妥。夫人,你不要高兴得太早,‘真儿’是不是‘我们的琛儿’,程班主和为礼回来以后,就会有结果了。”

    “即使现在认定程少主就是我们的‘琛儿’,我们也要等程班主回来以后再说,现在,肯定不能戳破这层窗户纸,我担心程少主一时难于接受,我们千万不要把这只找不到归巢的小鸟吓跑了。”

    “这孩子吃了不少苦,遭了很多罪,我们要慢慢来,夫人要沉住气,只要他是我们的琛儿,他就跑不掉。不是吗!程少主不是也在寻找自己的生身爹娘吗?”

    “刚才,如果不是尧箐她们突然闯进来,你一定会问下去。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饭不是一把火就能烧熟的,慢慢来,程家班在谭家大院还要呆两天,还要在盛府唱三天戏,我们有的是机会和时间。”

    “行,昌平听老爷的。本来,我以为老爷这次寿诞办得太铺张、太张扬,现在想一想,还真是有点后怕,如果老爷听了我的话,不派蒲管家到青州去请程家班,我们恐怕永远见不着琛儿。”

    “这次,程家班要是错过了歇马镇,以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道这里来了。”

    “吃过早饭以后,昌平要到隐龙寺去进香,感谢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她总算听到了一个可怜的母亲的祈祷——昌平祈祷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有点结果了。”

    “因果轮回,善恶有报,这就是上天给你的回报,你认程班主的女儿做义女,这也许就是观音菩萨在冥冥之中指引夫人这么做的。”

    “昌平,当时,你怎么会想到认程班主的女儿做义女的呢?”

    “一看见向南,我就想起了我们的女儿,我们的女儿要是活着的话,和向南一般大。向南的小脸和我们的馨儿一样圆嘟嘟的。昌平一看到她就打心眼里喜欢。”

    “昌平的根在凤阳,程班主也是凤阳人。能在歇马镇见到故乡人,昌平感到很亲切。”

    “此乃天意啊!”

    “老爷,我有一个想法。”

    “夫人请讲。”

    “不管程少主是不是我们的儿子‘琛儿’,我们都要把程家班留在歇马镇,不提程少主有可能是‘琛儿’这档子事情,单凭我收向南为义女这件事情,我们也该这么做。”

    “程班主年纪大了,再东奔西走,已经不合适了,冲他收养程少主,并领着他到处寻找生身爹娘这件事情,就可知他是一个大善之人。”

    “这样的人,我们一定要让他在歇马镇颐养天年。”

    昌平公主接着道:“如果其他人不愿意留下的话,我们应该想办法让程班主父女俩留下来。”

    “当然,程家班能留在歇马镇最好,歇马镇,喜欢黄梅小调的人很多,如果他们想到外面去走一走的话,可以到歇马镇附近和青州、梧州和滕州,千万不要让他们走得太远了。”

    “我也有此意,等程班主回来,我先探一探他的口气。他会好好考虑这件事情的。昌平,你待会儿到隐龙寺去进香,务必快去快回,府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客人,他们是冲你来的,怠慢不得的。”

    “老爷放心,我让高鹏带几个人跟我去,进完香,我们就回府,不会多耽搁的。”

    “走,我们去吃早饭,吃完早饭,你们就动身。蒲管家,你进来一下。”

    蒲管家走进房间:“老爷有什么吩咐?”

    “你让高鹏找几个人,把车马准备好,吃完早饭之后,大太太要到隐龙寺去进香。”

    “我这就去安排。”蒲管家退出房间。

    老爷站起身,准备朝外走,被夫人拦住了:“老爷,吃饭不急,让程少主在我屋子里面多呆一会。”

    “不知道程少主走进夫人的房间以后,会有什么反应?”

    长平公主让程向东到自己的屋里去坐一坐是有些考虑的。

    昌平公主自从住进现在的屋子以后,就把从应天府侯爷府带回歇马镇的家具全放在自己的房间里面。

    十九年前,谭国凯和长平公主离开应天府的时候,将卧室里面所有的家具全带回了歇马镇。

    大木床,脚蹬,梳妆台,大衣柜,床头柜,储物柜,圆桌,圆凳,灯架,还有小孩子睡觉的摇篮。

    老爷知道昌平公主的心思,所以,没有反对。

    两岁前,琛儿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昌平公主的卧室和十九年前侯爷府卧室里面的家具一模一样。

    还有小孩子的玩具,包括家具摆设的位置完全一样。

    摇篮上插着一个小风车,这样东西是琛儿小时候玩的最多的一个玩具。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一个在应天府,一个在歇马镇。

    这些年来,支撑昌平公主的救是她对儿子的思念,没有思念,她的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依托,她就不能活。

    刚开始,老爷希望夫人能早一点从失去儿子的痛苦中走出来,他担心夫人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所以,他很担心夫人会被思念和痛苦压垮,事实证明,老爷的担心是多余的。

    后来,老爷就不再反对了。十九年来,夫人的屋子里面始终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所有佣人都不敢随便挪动任何一件东西。

    在谭国凯和长平公主看来,如果程少主就是他们的儿子琛儿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对曾经生活过的环境有一些印象,这个他曾经生活过的环境一定能唤起琛儿某些回忆。

    一个两岁大的孩子的头脑里面储存的记忆确实有限,但肯定会储存一些东西——无非是多少的问题。

    那些反复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又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一定会储存在他记忆的深处。

    昌平公主做梦都没有想到,她用来寄托自己哀思的屋子,竟然会成为程向东唤起儿时记忆的媒介。

    本来,这里只是她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地方。

    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琛儿会死而复生,人生的枯井竟然会在转瞬之间注满了泉水。

    程向东走进房间的时候,确实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

    屋子里面有些东西没有储存在程向东的记忆里,但却在他的睡梦中出现过:

    镂空雕刻的紫檀木床,衣橱和衣柜,梳妆台和梳妆台上的大铜镜,大圆桌和摆放在圆桌周围的鼓形镂空雕花圆凳,包活放在窗前的木制摇篮,好像都在他的脑海中出现过。

    他好像曾经在这样的大床上睡过觉,他曾经扶着那些圆凳子走路,特别是那面大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