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不周,息壤
天地无涯,以柱撑之。盘古分天地,天地分而复合,盘古以头顶天,脚踏地。天地成,而盘古殂,身化天地,其龙骨化为天柱支撑天地,名曰周。后天地巨变,周山倒,天地倾,女娲补天。而周山从此改名不周山。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故老相传,天地分离,而不周山便是唯一可以到达天界的路。所以自古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为得长生,都会寻找传说中的不周山,以期到达天界,从此长生不老。只是不周之所,无人得知,寻找者十之八九不见,剩下找到不周山的人也在踏上不周山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有人说他么死在了不周山中,也有人说他们爬到不周之巅去到了天界,从此逍遥长生。 不周山高万万丈,却是是近天之所,然只是近天却不可登天。林夕独立不周山顶,看着头顶那似乎触手可及,却遥不可及的星辰,嗤笑道:“凡人岂能妄图一步登天。” 突然。 “既然知道凡人不可妄图一步登天,你又为何来到不周之巅?岂知此乃天地禁区,不得擅入。”一道宏达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 听到声音,林夕没有丝毫奇怪,淡淡道:“天地禁区?不周乃盘古天柱所化,本就是天地桥梁,众生皆可入。我看是有人将其据为私有,化天柱为禁区吧。你说是吗,烛龙?” “昂——” 龙吟阵阵,再次从不周四方传来,随后只见整个不周山笼罩在雷云之中,雷霆万钧,将不周之巅化为绝域。 当时面对无穷霹雳,林夕却毫不在意,任由雷霆加身,只见其周身一道淡银色的光罩将雷霆排斥在外。林夕闲庭信步的走到山巅边缘,说道:“怎么?烛龙不想知道是谁让我来的吗?” “昂——凡人,你是从何得知吾的存在?又是谁让你来这里的?”龙吟再次响起,虽然乌云依旧,但是那好似灭世的雷霆却是鬼索在云层之中,游走不断。紧接着不周山传来轰隆之声,林夕低头望去,只见一条山路在眼前活了过来,无尽山石脱落,露出其下闪烁寒光的黑色鳞甲。却是一条不知其长的巨龙蟠俯在不周山,化作了不周山的山路。 一只方圆几里的巨大龙首从林夕面前冲上天空,带起无尽的罡风,却吹不动林夕一片衣角,林夕淡淡的看着冲天的其的龙躯。烛龙硕大的龙躯超过不周里许,随后便不再上升,龙首蜿蜒而下,一双巨大的龙目如同两个太阳般看着林夕。 原本处于极北之地的不周,终年不见日光,但在烛龙双目睁开之后,如同来到白日。 “不愧是烛龙,睁眼为昼,闭眼为夜,吹起为东,呼气为夏。”林夕不由的赞叹道。 “凡人,回答本神的问题。”对于林夕的赞叹毫不在意,烛龙不耐烦地开口冷声道。 可是对于烛龙的问话,林夕答非所问道:“听说烛龙生于钟山,乃钟山之神,不知对于这不周山是否习惯。” “昂——”不知是因为林夕没有回答烛龙的问题还是因为林夕的话惹到了烛龙,烛龙张开巨口,怒吼一身,无尽寒气从起口中喷出,只见不周山山巅结出一层寒冰,随后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山下延伸,不过片刻,整个不周山方圆十里化为冰天雪地。只是直面烛龙寒气的林夕依旧没有丝毫变化,更是没有收到寒气的影响,长发同衣袍在风中肆意的飘荡。 见到自己的寒气对林夕没有丝毫影响,烛龙停了下来,张口说道:“凡人,本神乃上古龙神,认识本神的人不多,说吧,究竟是哪位老朋友让你前来的?” 林夕没有再次撩拨烛龙,淡笑道:“不知龙神可还记得女娲?” “不可能,娲皇大人早已经陨落,小子,无论你是虽派来的,胆敢亵渎娲皇大人,我让你死。”听到林夕的话,烛龙第一反应便是不可置信,随后大怒。龙吟再次响起,却是烛龙对林夕起了杀心,龙息在其口中酝酿,他要将眼前这个亵渎娲皇的凡人化为飞灰。 “钟山之下,有蛇贪闹,日夜颠倒,四季紊乱,女娲伏妖,山神烛龙。”对于烛龙口中的龙息,林夕毫不畏惧,淡淡开口说道。 闻言,烛龙神情一凝,林夕口中那段话正是烛龙与女娲第一次相遇的时候,当时烛龙还只是一条蛇,但是他出身便具有大法力,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只是当时年幼的他喜爱玩闹,同时又不能完全掌控其神通,所以使得天地在其法力之中变幻万千,钟山所在苍生饱受其害,却又无人是他的对手。最后娲皇不忍苍生苦难,亲自出手,镇压了他。只是女娲没有杀他,反而念在其年幼,知其心性好动,便留下来陪他嬉戏,一来是为了时时限制他的神通影响到钟山所在,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他早点掌握自己的神通。最后他掌握了自己的神通,同时在女娲的教导下,常常用自己的神通为钟山苍生调理节气,使得钟山众生深受其益,顶礼膜拜,成为了钟山山神,最后更是蜕蛇化龙,成为如今的烛龙。而烛这个名字也是女娲替他取的名字。天地大能,远古只知道自己是自钟山所出,是娲皇的属下,对娲皇忠心耿耿,却不知两人之间的往事。而直到这件事的只有娲皇,眼前的小子又是从何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