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剑》字三部曲之--------《浪子红颜剑》 原创作者:弃剑煮酒 刀光剑影方显英雄本色 恩怨情仇才见男儿气概 本书故事背景: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大宋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而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从此西夏与大宋之间频繁发生征战;自从仁宗皇帝到哲宗年间共经历了四次大规模战争,哲宗年间,接连爆发了洪德城之战和两次平夏城之战; 西夏入侵中原之心已绝非一日,数年来西夏不断派遣高手潜入中原,图谋不轨,均被中原武林正义之士粉碎,哲宗皇帝继承皇位后,更是重用司马光、吕公著等大臣,启用前朝王安石提出的抵御西夏的方案,并委任吕公著招纳江湖豪杰,自成一路(路:宋朝时期最高一级军政机构),吕公著不辱使命,为朝廷招纳了大批江湖中的忠义之士,屡建大功,玉剑山庄庄主萧子风更是率领中原武林豪侠相助大宋先锋将军郭成,平夏城之战大败西夏,萧子风在千军万马中擒获西夏统军嵬名阿埋、斩杀监军妹勒都逋,令西夏国主震骇,宋军主帅章楶上书哲宗皇帝请功,哲宗皇帝钦赐御笔“拜剑山庄”,统领武林,凡入山庄者见御笔当大礼参拜;平夏城之战后公元1099年秋西夏上书求和,自此第四次宋夏战争结束,次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后不久,拜剑山庄离奇的被夷为平地; 政和年间,徽宗皇帝任命童贯总领永兴、鄜延、环庆、秦风、泾原、熙河六路边事并统领武林群雄,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得拜剑山庄后人萧天仇相助以种师道、刘仲武为将分率鄜延、环庆两路兵马于古骨龙西大败西夏军,古骨龙大败西夏后萧天仇功成名就,被皇帝任命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北宋时期的官阶,北宋中枢机构,最高行政权称为“宰执”,就是宰相和执政的统称,其中宰相称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执政称为中书门下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负责抗击大辽,萧天仇献良策,使大辽女真部落酋长完颜阿骨打背叛辽国,并招降辽国怨军主帅郭药师,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皇帝封萧天仇为主帅出兵西夏,然而遭到蔡京、童贯党羽的反对,并上书皇帝劝谏萧天仇年少而功高,若将军权交给他,朝廷恐怕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钳制,最终皇帝听取了蔡京的计策,仍命童贯为主帅,萧天仇为副帅,兵出肖关大败西夏,西夏军野战精锐被歼灭殆尽,横山更是被宋军全数夺取,西夏失去屏障面临亡国之危,西夏皇帝崇宗向大宋臣服;此时萧天仇也查悉了灭门之仇,居然是皇帝受jian臣蒙骗所为,又想到自己抵抗西夏、谋灭大辽功高震主,于是决定隐退,徽宗皇帝为了弥补萧天仇一家的冤屈,表彰他的不世之功,下旨布告天下,千里封王,旨云:御赐逍遥王,统领武林,以表其忠,以彰其功,自路(宋朝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以下各方州府当尊王命;公元1125年完颜阿骨打灭大辽,统一大金,准备南侵,徽宗皇帝派遣童贯传旨给逍遥王萧天仇出山为将,早在和西夏交兵之时,童贯虽身为主帅,但无谋略之才,萧天仇锋芒毕露、战功显赫,部下将领都以萧天仇号令为命,就已经遭童贯的嫉妒,并且二人之间有许多的矛盾,更甚者当年拜剑山庄灭门一案童贯亦参与其中,童贯曾多次梦见萧天仇来报仇要杀自己,日日惶恐不安,于是,童贯向皇帝进谗言,暗示皇帝赋予逍遥王权利太大,天下州府都要听他的命令,军队之中也都是他的部将,并且逍遥王出任中书门下参知政事,负责对抗辽国的时候曾与当时还是女真酋长的阿骨打义结金兰,并帮助阿骨打打败了辽国的讨伐,加上逍遥王因皇帝“花石纲”(花石纲是宋徽宗时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宋代陆运﹑水运各项物资大都编组为"纲",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极端腐败,生活骄奢yin逸,挥霍无度,酷爱花石,下旨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赏的,应奉局立即派人以黄纸封之,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强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则获"大不恭"之罪。搬运时,破墙拆屋而去。凡是应奉局看中的石块,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绝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搬运出来。)而上书言:望,万岁勿因玩物而误国,使皇帝大怒,加上童贯蛊惑徽宗黄帝说萧天仇已经查明了灭民之仇,一定会趁机造反,终于引起徽宗忌惮,下令诛杀,逍遥王因爱妻被害,皇帝猜疑,心灰意冷自杀而亡,大金国主完颜阿骨打听闻后,传令全军立即南下,为义弟复仇,辽国降将郭药师因受逍遥王大恩,一怒之下背叛大宋投降完颜阿骨打,引金兵直取汴京,徽宗调遣种师道等大将抗金,蔡京、童贯又以这些人都是逍遥王的旧部为理由,上奏徽宗万万可重用这些大将,忠臣良将无用武之地,而朝廷又没有可用的大将,金兵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徽宗不得以下罪己诏,取消花石纲,承认自己做了不少错事,想以此挽回军心民心,无奈为时已晚,蔡京、童贯集团因害怕完颜阿骨打、郭药师的报复,进谗言让徽宗传位给皇太子,徽宗听从了蔡京、童贯的话,传为给钦宗,自己做太上皇,借口烧香,带蔡京、童贯等人逃亡安徽亳州蒙城,次年四月将军李纲受逍遥王遗命勤王救驾击退金兵,徽宗带蔡京、童贯等人返回汴京,李纲击退金兵有功,又持军权迫使钦宗皇帝斩杀罢黜了蔡京、童贯一党,为逍遥王报仇,然李纲也因此被贬后被徽宗赐死,同年11月金兵再次南下,汴京城破,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