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阴刻之君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一十三章:搞点动静出来

第三百一十三章:搞点动静出来

    

    今日朝会,杨旷做足了全盘的考虑,第二次出面朝会,在群臣的眼中,这位新帝在龙椅上的气质更加的成熟了。收藏本站仅仅是第二次出席朝会,气质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国之君,无论是坐姿还是言语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和学习,毕竟众目睽睽都在紧盯着皇帝,皇帝虽然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也不得不时刻保持自己的仪态。

    “开始吧众卿。”杨旷很有气势的来了句,先是按兵不动,因为他知道第一时间开口的肯定是老派的官员,在经历上次被动的情况后,给他们一个开口的机会岂会不把握,这不,兵部尚书就第一个率先发言了。

    “陛下,臣有事上奏。”在兵部尚书开口之后,老派的官员目光都集中在了杨旷的身上,这帮家伙也不是蠢货,肯定要以察言观色作为他们随机应变的武器。

    杨旷默许的点点头,兵部尚书就继续道:“启禀陛下,吏部尚书李密素来恪尽职守,有良臣之名,臣所在的兵部有不少官员经由吏部擢升而来,皆帮了臣的大忙,所以臣恳请陛下为其加爵,以赏激励之。”

    加爵根本就是鸡肋,其实也就是一个封号或者多拿点饷银,但是加爵的目的还是保住李密吏部尚书的职位,老派官员们的眼睛锐利的很,知道新帝急于整肃朝堂,保住他们利益的重要一部分,那就是吏部尚书的位置。

    只要他们联手保住李密,那么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高枕无忧,更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继续运作。

    这点心思杨旷早就看出来了,而兵部尚书这么一提议,老派的官员都蠢蠢欲动,只要陛下一有反对的意见,他们就会一起联名上奏附议,全力保住李密甚至向杨旷施压。

    而被如此对待的李密,却一点轻松的表情都没有,整个人十分的失神落魄,就好像是丢了魂一样,差不多就是无视了朝堂发生的一切,自己思索着。

    李彦一言不发,看了眼自己的侄儿,终究还是没说什么,他能感觉到这次朝堂变化的始末,国家的需要的,也是大臣们需要舍弃的,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杨旷看到兵部尚书当出头鸟,看来也是做好了联手施压的准备,这帮老东西,别的本事没有,官场串通一气倒是敏锐的很,他眯起眼睛审视着每一个蠢蠢欲动的老派官员,又看向了这次事件的主角——吏部尚书李密。

    “李密,你为何一言不发?”杨旷突然就开口直接询问他了,由于很突然,李密也发颤了一下,随后回答道:“陛下,臣对各位大臣的谬赞惶恐,有些不知所措。”

    “哦?那你觉得是多了还是少了呢?”杨旷咄咄逼问道。

    “臣...臣...”这一刻李密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见到李密这样的兵部尚书怒其不争的插话道:“陛下,李大人兴许是最近太过cao劳了,陛下的政策估计也让李大人很疲惫。”

    “朕没有问你,你为何要插嘴。”杨旷瞪了他一眼,立刻让那些蠢蠢欲动的老派官员安分了许多,兵部尚书也胆寒的退后一步,不再多话了。

    李密咬着牙,似乎在犹豫着什么,还不时的向李彦投去目光,直到最后,他终于低下头,跪在了杨旷的面前道:“臣,当不起各位大人的谬赞,臣自知能力不足,还望陛下恩准臣辞去吏部尚书之职,任凭调遣。”

    此言一出,立刻在整个朝堂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那些老派的官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明明之前是李密主动找的他们帮忙,现在居然搬起石头砸自己人的脚,这不是成心让他们难堪吗?他们的利益也会受到牵连的。

    兵部尚书欲言又止,估计也是看到杨旷吃人的表情吓得不敢造次,其实他心里大为光火,怒火冲的自然是主动辞官的李密,这家伙在搞什么,眼看着他们就要联手施压保证他们的利益,关键时候又不知道唱的哪一出。

    表面上波澜不惊的杨旷,其实也在惊讶的人当中,他细细的想了一想,才明白刚才李密向李彦投去的目光是什么意思了,最近他也从野火的情报中得知李彦去过一趟李密的府邸,也明白是为了什么事了。

    之前他还有些怀疑,现在是水落石出,让杨旷有些意外加愧疚,没想到老丞相李彦依旧是那般的公私分明,为大局着想不惜劝说自己的亲人主动辞官。

    除了这个说法,杨旷找不到第二个解释,虽然意外,但也是好事,主动辞官能免去很多麻烦事,例如什么流言蜚语和那些悠悠之口,他可不想一上任就遭到百官私下的口诛笔伐,有了李密的服从,计划便能更加顺利的开展。

    老派彻底的哑火了,本来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借由李密的辛苦和正统来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利益,可惜李密好死不死的偏偏主动辞官,一句话改变了所有的计划。

    兵部尚书最为吃亏,他今日做了出头鸟原本是因为有把握,可现在看来不光是彻底失败,还得罪了陛下,以后的日子会有多难过,可想而知了。

    崔云逸等青壮派官员视若无睹,就好像是理所应当那样,没有能力就该下台,现在可不是论资排辈的时候,国家都有很大的危机,就算你苦劳再多没有能力也要下台退位让贤。

    杨旷见四下无声,却没有马上允许,反而是很镇定的问道:“朕想知道卿为何突然有这个想法?可否告知朕?”

    都这个时候了,杨旷第一时间竟然不是赶紧辞退李密,而是很有耐心的询问,这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

    而李密也叹了口气道:“回陛下,实不相瞒,其实臣早就有这个念头了,臣自知吏部需要有察人识人的慧眼和魄力,可臣这些年的贡献实在不足,臣心生愧疚,然当下国家内忧外患,臣不希望拖大商的后腿,这才幡然醒悟,及时辞官。”

    听到这些解释,所有人都知道是放屁,都是废话,全是假的,但是也没有人会去揭穿。木已成舟,李密的辞官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了,但是老派官员仍未死心,还想再集中一次试图将老派的官员盯上吏部尚书的位置,不让这个位置成为削弱他们的威胁。

    他们还在等待杨旷的任命,等到陛下提到继任者,就一起发难,若是不提,他们就主动提出来,不信达不到目标。

    杨旷听完这些废话,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道:“卿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但朕仍然不会忘记你这些年为大商付出的贡献,哪怕你真的不称职,也是劳苦功高,朕恩准你辞官,并为你加爵,如何?”

    李密震惊的抬起头,明明都到了这一步,原本他以为凉薄寡恩的陛下,居然会给他这么妥善的安排,让他在失落中有了一个温暖的安慰。

    曾几何时,他为了往上爬不知耗费了多少心力,不知结交了多少根本不想有的人脉,完全是因为这个位置,但是当他自己放弃的时候,在他触及到那些多日积攒人脉的利益时,那些人却又对他满腔怒火,而一心想让他辞官的陛下,却能如此宽厚的对待他,不仅令他十分的触动。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李密真的是极力不让泪水和哭腔出现,他多少年都没有体会过这种真心的慰问了,新帝哪里是凉薄之人,分明是一个无比体贴的帝王啊!

    眼见着吏部尚书就这么被辞退了,继户部尚书后,有一个时局所迫被逼辞官的老派官员,让老派的所有官员都十分的惶恐,这就意味着朝堂即将被青壮派的官员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