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孰鸡孰猴
饥讨女示年的四月十五,乃是太祖高皇帝周年忌辰。…城上下尽皆缟素,朱负坟与马皇后二人率百官、宗亲。在礼部和家人府的引导下先往钟山孝陵祭奠,然后回到京城,在太庙中面对朱家各代之灵位行祭奠之礼。 疯癫中的朱林也被搀扶随行,行礼时虽然依旧茫然,但眼泪也是滚滚而下。不知道如此悲痛,是孝顺的表现,还是因自己前途惨淡而心伤。 一个月前,看来朝廷是彻底失去了耐心,先是宣谕使曾凤韶、茅大芳往朝鲜宣布册封,随便召李芳远进京,但是李芳远同样的病倒在床,茅大芳前往探之,据说是在郑传道、李芳硕谋反时被乱兵所趁疾复,竟然不能起床,口不能言,两眼含泪,却让礼官拟了谢罪奏疏,示意请宣谕使转呈皇上。 没有办法,曾凤韶和茅大芳只得回转,两个人都走进士出身,出了名的书呆子,也不会变通,当然斗不过在朝鲜数次宫廷政变中磨砺出来的李芳远了。 其实完不成使命也没有关系,朝廷上从皇帝,下到百官,也没有指望着李芳远是个乖孩子,不过是天朝对于藩属的一种敲打而已,李芳远来京师做什么?不但要浪费粮食,还得找人盯住不让其玩心眼,朱允坟没有那么笨。 可是在宣谕使回来的途中,路过胶州沿海,竟然遇见了偻寇。要不是随行的侍卫、禁军勇猛,又兼之看见势头不妙,于是拼命上岸,分别向威海卫、成山卫求救,然后再由运河乘船进京。否则,两人真的算是死的不明不白了。 挑衅,这是**裸的挑衅天朝的威严,朱允坟在朝堂之上大雷霆的同时,心里也在暗自高兴着,齐泰在昨日情报到时就帮助分析过,朝鲜,那些高丽棒子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子,那些只会挖人参的棒子们,要说起来是天下第一,要做起来是有心无力,搞个,窝里反是可能的,但是袭击大明宣谕使,把燕王的胆子借给他们,他们也不一定赶。 日本,也不会。现在日本进入足利幕府时期,足利义满和他的后代们正在费劲心思平复统一南北朝后的隐患,加上山东地区经过铁销的治理,严厉打击流窜偻寇,再加上山东海商不是太多,比较容易控制,流窜的偻寇已经基本没有市场,纷纷流窜到江淅舟山一带海岛内藏匿,连江淅一片也很少去sao扰,更不要说是袭击大明使节队伍了。 那么就是北平,,?疑点纠结上来,但是别说是齐泰,就连朱允坟也很难相信是北平所为,朱家的这些不肖子孙,要造反说的过去。要是勾结偻寇,应该没有那么龌龊吧。 但是朱允烦对于谁到底是元凶,真的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作为帝王,应该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泄一种令人莫名其妙的雷霆之怒。 而且他也正好没有借口将日本拖入大明改革这个漩涡中来,现在送上门的机会,不抓住哪能对得起自己身处于的南京,怎么能对得起南京几百年后那三十万无辜的百姓呢? 再则,锦衣卫重组了近一年的时间,主要针对外事,对于当时的日本状况,朱允坟多多少少的了解一点,才知道,也就是自己刚刚穿越回大明,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十月,自己刚刚被册封为皇太孙的第二个,月,日本南朝的后龟山天皇离开吉野,在将神器交付给北朝的后小松天皇后,提出了四个条件:一、后龟山天皇向北朝小松天皇让渡三种神器,其仪式不是投降,而是授予;二,今后的皇位仍由持明院和大觉寺两统交替继承;三,诸国国衙由大觉寺统管理;四,长讲堂领由持明院统管理。 之后,体面地迁往嵯峨大觉寺隐居,日本南北朝时代就此终结。条件非常优越,今后南北两朝不要再抢着当天皇,仍然大家有份。并且就算你暂时没能轮上,也还有自己的领地,吃穿不愁。 此时正是足利幕府时期,洪武二十八年六月,足利义满解除今”贞世的九州探题一职之后,也辞去了太政大臣一职,出家入道”这可能是日本人装的又一个途径,公、武双方的最高职位他都当过了,再往上就是天皇了,但是又没有胆子,只好出家做一个,凡物外的样子,其实,大权依旧在其手中掌握。 足利义满设置了“三管四职”。所谓“三管”是指将作为将军家总管的“执事”一职,上升为幕府总管的“管领”一职,由细川、室山和斯波三个家族的成员轮流出任;“四职”则是指幕府要职侍所头人,由京极、一色、山名、赤松四个家族的成员轮流出任。虽然这样终究无法彻底解决各地守护坐大的问题,只能暂时遏止这种趋势的继续展而已。 此时的日本,足利义满和他的儿子足利义持正在费劲心思平复各地的反对声,日本反抗势力在各地涌现,在朱允坟眼里,正是一个分裂日本的好时机,那里肯放过。 当日在朝堂之上,大雷霆,当下命兵部拟旨,命郭英率领水军在渤海湾练兵备偻。除却本部水军外,从宁王、辽王处各抽取二万人归其所属。归辽王差遣,同时且“朱植总领朝鲜事务。协助权知朝鲜国事李芳果彻杳富四。曰袭!事,同时派都督耿瞅掌北平都司事,诏派原锦衣卫指挥使宋忠率三万兵屯守开平,以协助北平备边为名。敕令燕王府精兵护卫皆隶属宋忠。 大手一挥,将北平的军马又调走了一部分,就看宋忠等人的消化情况了。要不是害怕冯胜、傅友德等人的威望太重,估计派遣其中之一去要好的多,不过朱允坟犹豫了半天,还是作罢,两位老将之事镇山之宝,就不要拿出去炫耀了。 锦衣卫指挥使齐泰奏称,据锦衣卫外事司调查,和朝鲜王室应该没有什么牵连,但是,据可靠消息,在日本国内,繁衍着一只亲和高丽王室的力量,不满于权知朝鲜国事李旦的篡位,所以一直致力于挑起大明和朝鲜之间的关系,意图恢复高丽自治。 齐泰所说的,正是日本的大内氏,传说乃是百济圣明王的儿子琳圣太子的后代,当年琳圣太子东渡日本,在日本周防国的多多良涣登6,此后就居住在同国的大内村,世代繁衍,自称姓多多良,氏名大内。大内氏就这样在周防国内逐渐膨胀起来,镰仓时代乃是幕府的御家人。日本南北朝初期,一门总领大内弘幸从属于南朝,而其叔父大内长弘则跟随北朝京方,安生严重对立。最终弘幸之子弘世获胜,完全统一周防、长门两国。 大内弘世终于归属北朝,并上洛偈见将军义诠。因功最终受封周防、长门、石见、丰前、和泉、纪伊六国守护职。不仅领土广大,并且还有兵有钱,而且大明沿海偻寇皆出现其家族或者邻国的身影,并且在于朝鲜通商之事上显得十分积极,不但是大明最有理由打击的对象,也是足利义满的心腹之患。 更加是朱允坟心目中最佳的出气筒。不管你是高丽还是日本,找你的事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于是乎。朝堂在争论之下,有衍生了另外一种说法,并且这种说法在朱允坟暗中的cao纵下,很快的就达成了一致。 这个说法就是先皇过于仁慈,太祖建国之后,对于蒙元留下的残局,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国内经济的恢复上,分封“不征之国”太奢,使大明的震慑力下降,甚至生使者在国外被杀而无法追究的事情。而且近日的宣谕使遇袭,使得大明君臣已经陷入了一种尴尬。 建文元年四月初,皇帝诏命,诸臣议定,其实也就是朱允坟的一手cao办之下,派出了八方宣谕使,昭示周边诸国,命其派遣使臣跟随宣谕使进京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