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秦汉之建国路在线阅读 - 第386章 终将浮名归黄土(五)

第386章 终将浮名归黄土(五)

    第386章终将浮名归黄土

    自太湖沉船事件之后,吴江回到了吴县。他本是项伯招纳的楚兵,所以回到吴县之后,便隐居了下来。

    但自刘辟非来到吴县后,便按照秦法组织官吏,管理百姓,不久,便有人将吴江给举报了。

    吴江原本以为自己必死,却蒙刘辟非召见,向他询问了太湖之上发生的事情。吴江这才知道,太湖沉船事件在吴县传得甚嚣尘上。

    吴县百姓都认为,是燕军派人摧毁了项伯军的楼船,导致两万吴县子弟丧生太湖水中。

    刘辟非在从吴江口中了解了真相之后,便写了一篇《太湖沉船事件始末》,派说书先生,到酒楼散播,又问吴江愿不愿意现身说法,告诉大家真相。

    在大众的误解还没有消除的情况下,这可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活,但吴江二话没说答应了下来,因为他也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

    刘辟非耽搁自己的时间把他召来,显然是认为他还有利用的价值,绝不是心存什么仁慈之心。

    见吴江答应之后,刘辟非这才笑着当众释放了吴江,并将吴江纳入郎卫,成为一名郎官,受俞格统辖。

    酒馆本来便是人们纵情谈论的地方。一开始,当人们听说了刘辟非的“一面之辞”后,纷纷大怒,要殴打说书先生。但从楼上蹦出来几个士兵,将闹事之人尽数绑了。

    刘辟非倒也不关押他们,只是将他们绑了,依旧留在在酒馆中听说书。原本被激怒的吴县百姓,见官兵这般举动,一时倒也不敢妄动。

    这些说书先生说的唾沫横飞,头头是道,最后还反问他们一句:“你们若是燕王,你们会如何对待孤军在外的吴县子弟兵?是将之收编?还是摧毁他们,闹得天怒人怨?”

    这些说书先生都是精心挑选的,嘴皮子尤其厉害,刘辟非虽然让士兵将闹事者绑了,但并没有塞这些闹事者的嘴,但这些闹事者从愤怒中平息过来,理智恢复,想想说书先生的话,似乎也很有道理。

    在吴县的太湖酒楼上,便有这样的一个说书场所。这里本是吴县名望最爱聚拢的场所。同样也被刘辟非安插了一名说书先生,尤其能说回道,只是一双眼睛显得有些冷清。

    汇聚在太湖酒楼之上的,都是一群自诩高雅的人,倒也不用说书人的激情唱和,这名说书先生的冷淡腔调,反而更符合他们的胃口。吴县人与说书人的之间的诘问对答,都保持在冷静的态度之上。

    这日,说书先生讲完,一名吴县乡绅站起问道:“阁下说得头头是道,仿佛亲眼所见,你如何保证你说的就是事实呢?”

    这名吴县乡绅姓钱名浅,在外人看来,他是亲项一派的代表。

    钱浅的一名儿子便死在了太湖之中,但比起其他吴县百姓对燕军的仇视,钱浅的表现算是比较克制的。但这样的人,却也是最难被劝说成功的。

    说书人笑道:“钱老爷既然要证据,我也想要问钱老爷要证据,你们口口声声说是燕军沉的船,可是有什么证据吗?”

    说书人继续道:“当时的真相,其实谁也无法复原,但是若将一切的罪责都推到燕军身上,岂不也是荒谬吗?我倒是从燕王那里要来了一封写给郎中令的公文,愿与诸公共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