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浩云的过去
十九年前,浩云像所有普通小孩一样,幸福而平凡的出生在九十年代。 刚开始,浩云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同之处,直到浩云过了周岁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浩云似乎突然间成长了一样,开始主动学习起一些其它小孩都不感兴趣的东西,像玩具、甜品一类的东西反而不能引起浩云注意了。 两岁,浩云可以和所有人交谈,并能认识了大多数汉字。 五岁,浩云读完了所有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并开始研究理科的书籍。 十岁,浩云从初中毕业,并且精通了社会上五十多种职业的技能。 十一岁,浩云将自己的视线转入了玄学的研究。 很奇怪的是,浩云从不去参加什么比赛竞技,许多人也问过他为什么不去参加,而他的回答是:“无聊的题留给无聊的人做。” 十二岁,浩云的父母把他送到了一所当地最好的高中读高三。 这一年,浩云遇到了雨浩。 雨浩是浩云这些年仅见的,唯一可以和他比一比的少年,虽然每一次都是雨浩输,但是浩云也要费些心思才行。 于是两人成了很好兄弟,浩云也受雨浩的影响,开始和雨浩竞争起来。 高三上半期,两人同时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一等奖,而且两人都是满分,不同的是雨浩用了半个小时做完,而浩云只用了十五分钟。 之后,两人又获奖无数,在高三上期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两人便同时受到多所国内和国外顶尖学校的邀请。 浩云和雨浩顿时成了中国新一代的焦点,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浩云只说了一句话,便掀起了一场国内关于教育的讨论风波。 浩云面对镜头,笑着说道:“世界上没有一所学校配得上我和雨浩!” 有人说是中国的教育模式毁掉了两个天才,让他们连最基本谦让都没有学会,这样的人只会成为社会的流毒;有人说这只是炒作,现在的社会世风日下,是各种不好的风气深入到了纯洁的校园中;也有人说,每一个伟大的人物都有怪异的性格。 面对各种流言,浩云和雨浩并没有再理会,他俩已经决定正常的参加高考,因为他俩还想再比比,也不想错过这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的高考。 对于所谓的名校,他俩都不在乎,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本钱,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嫣然。 嫣然是与浩云一起青梅竹马长大的,虽然远远不如浩云和雨浩那么天才,但在普通人中也是相当不错了。 因为浩云的关系,雨浩和嫣然也是很好的朋友,于是三人决定一同进入一流大学。 然而,一切就在浩云十三岁生日后发生了突变。 刚过完十三岁生日的浩云,在一觉醒来时,突然感悟般的觉醒了,就像有什么东西在浩云脑海深处种下了,之后,浩云便能被动的知晓一些天命,即使是深入研究过玄学,浩云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也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好事,知晓天命,不好吗?他人不知道,唯独自己知道。去给别人算命,说不定还能当半个活神仙。就算不去算命,也可以为自己、为家人趋福避祸,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何为“天命”?命中注定,天命所归,乃人力不可更改,是为天命。 不管人再怎么的明悟天命,人始终是属于人力范畴,与天相抗,必死无疑! 浩云的生活也由此变得不再安逸,甚至演变成悲剧。 当他为爷爷避过一场意外后,爷爷却又突发绝症提前上路,浩云本以为这只是个巧合,但而后他小心地为父母化开离异的矛盾,引来的却是父母双双而亡。 只是几天的时间,浩云便成了孤儿,这种打击使得浩云几近崩溃,一个月后的高考浩云没有参加,与之相伴的是,雨浩和嫣然也同时放弃了这次高考。 那时的浩云开始迷茫、无助,甚至害怕知晓一切事实,也许是越聪明对感情越敏感,浩云渐渐封闭了自己,渐渐迷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