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闹剧
皇上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说得对呀,以孝治天下,苏婉儿不愿意认祖归宗,那就是不孝啊,回头一想,怎么可能啊,苏婉儿又不是笨蛋。不过既然梅远中爱折腾,就让他折腾去吧! 随即皇上又坐了下来说道“还是不行,郑国会出面干涉的”。 梅远中两手一摊说道“干涉?用什么身份?什么立场,难道是苏婉儿义兄的身份吗?别忘了香阳苏家,可是苏婉儿的本家,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干涉他们认回自己的子孙。 就算楚国郑国斐国都知道了,他们也没有任何立场来指责襄阳苏家不对,别忘了襄阳苏家只是想要认回自己的子孙”。 皇上想了一下也是啊“这件事情交给季太师去办比较合适”。 今日苏婉儿无事呆在自己的房里看书。突然亲自来报季太师请见。苏婉儿不知何事,便去客厅见了季太师。 却见季太师身边坐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一个中年男子。几人看到苏婉儿走进来,几位老者纷纷向苏婉儿行礼“王妃娘娘”。 季太师只对苏婉儿点了一下头。苏婉儿看了几位老者一眼,便转向季太师问道“系太史今日来此,所谓何事?”。 季太师笑道“今日是向王妃娘娘道喜来的”。 婉儿道“婉儿无父无母,喜从何来?”。季太师说道“虽无父母,但也是有亲人在,这几位有事想问,我只是替他们引荐”。 季太师指了指三位老者。苏婉儿看了他们一眼,挑眉问道“几位老人家好啊,有何事要问”。 其中一个老者站起身问道“敢问王妃母家可是姓苏”。 婉儿点头。老者又问道“苏嘉太老爷子可叫苏同征,八十年前到京城?”。 婉儿道“是”。 几位老者互相看了一看,然后拿出一个匣子,你也厚厚的几个大本子交给苏婉说道“此乃我襄阳苏家家谱,王妃请看”。 听到襄阳苏家这四个字,苏儿眉头一皱,他小的时候听爷爷曾说过太爷爷出自襄阳苏家。年轻时被嫡兄陷害偷盗,被逐出襄阳苏家。以后靠上山采药为生,几经辗转来到京城开创了苏家药铺。 后来襄阳苏家找过爷爷,想让他们认祖归宗,但是爷爷拒绝,理由是若不查出当年偷盗事情的真相,苏家这一脉绝不认祖归宗。此次襄阳苏家来此又想做什么? 苏婉儿没有看他的家谱说道“不必了,我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也大概猜出了你们来这里的原因。我爷爷当年说的话依旧算数,几位若是来逛京城的,我可以奉陪,又是来做别的请便”。 三位老者大概没有想到苏婉儿如此的直白。一个个用手指着苏婉儿颤颤巍巍的说道“你……你你,难道你能否认你是襄阳苏家的子孙吗?你能否认你的太爷爷曾经是襄阳苏家的人吗?”。 苏婉儿喝了一口茶表示送客,说道“我当然可以否认,因为我的确不是你们襄阳苏家的人。我只是京城苏家的人,诸位慢走,不送”。 苏婉儿起身离开,根本不理后面几个人骂骂咧咧的话。季太师看到这里,忍不住急步上前挡住苏婉儿的路“你,你怎么可以不认祖宗?”。 苏婉儿挑眉看了季太师一眼“我没有不认祖宗,我的确不是襄阳苏家的人”。 能劳动季太师大驾陪同他们前来,可见这几个人后面多了棵大树。 后面较年轻的那一位老者气愤的说道“你竟如此不忠不孝,那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咱们京兆府衙门见”。苏尔对他的话听而不闻,转身便离开。几个人在王府没有捞到好,悻悻然离开了。 果然,没过几天,苏婉儿收到了京兆府衙门的传讯。同一时间大街小巷都传出了苏家子孙苏婉儿背弃祖宗不忠不孝的言论。甚至很多以前的苏家人都在开始怀疑苏家人的品性。在这个孝字当头的年代被人指责不孝,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本来苏婉儿是不中意这些事的,可是当外面的消息传到整个王府的时候,王府的人都对他指指点点,苏婉儿就知道这事情有些严重了。 甚至宫里的太后都下懿旨斥责她,若是他继续下去,就要将她的名字从皇家玉牒中除去。既然那些人要指责她不孝,那么好,她就要让那些人的真实嘴脸大白于天下。 苏婉儿放出消息,她没有不孝,要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就请京兆府衙门公开审理此事,让所有的老百姓知道事情的真相。不要因为某些原因而给她扣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