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章、大司马求战
长江北岸,扬州淮南郡,寿春城内。】八】八】读】书,2√3¢o 大司马曹休独自跪坐在案几前,捏着花白的胡须,对着一封书信沉吟不语。 面目神情,时而寂寥,时而亢奋。 寂寥,是因为最近大魏朝野的群议纷纷。 关于他,和狡狐陈恒。 人们都在叙说一个事实:若非曹休是魏武帝的从子,也许大司马的官职,此生都不要去做念想了。 因为,若是论征战之功,骠骑大将军狡狐陈恒比他更适合、更有资格担任。 天地良心,这些谣言还真不是狡狐陈恒令人放出来的。而是天下士人都有目共睹,觉得曹休夺了皖城之功,和狡狐夺了交州之功,堪称云泥之别! 无论疆域,还是斩获,亦或者是战略意义。 然而朝廷对此的封赏,是截然相反的。同为四征将军,功劳小的跳过了大将军变成大司马;功劳大的还屈尊骠骑大将军,连大将军的门槛都没摸到。 如此情况下,怎么不能人为狡狐鸣不平呢? 怎么不暗地里嗤笑,曹休是依靠天子曹丕的幸进,而升迁的呢? 曹休对此,百口难辩。 算算这些年,他的征战之功也算是不错的了,但是和狡狐比起来,犹如萤火与皓月争辉。 而且,随着夏侯尚的身故,大魏朝还对曹魏宗室大将的能力,产生了质疑。觉得他们这些备受国家重恩的、被倚为国之干城的人,都是才学庸碌之辈。 作为如今曹魏宗室之首的曹休,怎么能不忧心及愤怒呢? 本来呢,若是算宗室大将之首,是轮不到曹休的。⊙√八⊙√八⊙√读⊙√书,2●3o≥曹休在被升迁为大司马的时候,也上书推辞了好几次,只是天子曹丕不许之下,才不得已接受了。 魏武帝的从弟曹洪、如今还活着! 他才是最有资格,继曹仁之后成为大司马的人! 论功劳,他跟随魏武帝征战数十年,勤勉有加;论辈分,他是魏武帝的从弟,第一代宗室! 只是可惜了。 小器量的曹丕,在许多年前就与曹洪有间隙。登上帝位后,依然没有君主的器量,将曹洪夺了兵权,扔在洛阳当摆设。 天子曹丕倒是报复得爽快了,曹休的压力就巨大了。 他接受了这个大司马官职,不但被世人拿去和陈恒相比,被质疑能力;还受到了孝悌的责难:曹洪是曹休的亲叔叔! 侄子和叔叔的功绩都差不多,结果叔叔被圈养了,侄子位极人臣。 怎么说,都说不过去不是? 虽然说,曹休与曹洪的关系很不好。 嗯,这是一个很遥远的故事。 曹洪家中一直都殷实,在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的时候,就有僮客仆从数千人。而曹休十余岁丧父,与一个门客安葬后,独自携带生母跑去江东避祸,被吴郡太守收留。 是的,被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收留,而不是被腰缠万贯的亲叔叔抚养! 因而他们两人的关系,也就是一起去祭拜祖父曹鼎的时候,才有交集了。 但这不是世人评判的标准。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伦理纲常,是父可以不慈,但子不能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