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科幻小说 - 银河系的另一个地球在线阅读 - 第四章 原来这房子是你家的

第四章 原来这房子是你家的

    艺术的玻璃和生活的玻璃原来有如此大的差距。同样是玻璃花瓶,这里的玻璃瓶有的像翡翠、有的像汉白玉,有的与青花瓷相比简直可以以假乱真。所以说,多花点儿时间带孩子去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或者多花点儿钱让孩子接触一下音乐和美术还是很有必要的。只要心灵不缺乏创意,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在艺术的世界中。

    在一个精心装饰的玻璃餐桌旁,袁媛随手拿起一个形似酒盅的玻璃件让大家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刘氏兄妹绞尽脑汁也没能找出正确答案。最后袁媛揭晓了谜底——鸡蛋托!她像模像样地给大家做起了科普:“这个物件主要出口到西欧,每年订单都络绎不绝。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注重实质,在菜品上下足功夫,发展出不同口味的八大菜系,享尽了口腹之乐;欧洲人把艺术灵感更多地投入到形式上,在餐具的制作上做足文章,饱尝了视觉盛宴,就是餐桌上的一个煮鸡蛋也要为了美观让它立起来。而中国人的心思全都花在应该做成茶叶蛋还是松花蛋。从这里看,中国人重里子,欧洲人好面子这事儿就绝无虚言啊。”

    再往前走,看到的就全是一些既不能盛汤端菜也不能养鱼栽花的纯艺术品了。袁媛接着给大家当起了导游:“这几个只有巫师才用得着的水晶球完全是中国版的,你们看,里面分别画着《清明上河图》和《金陵十二钗》。并且这些画都是手工绘制的,在玻璃球中把画作成这样是难度非常大的手艺活,这些技术都是祖传的,几乎可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到了中央展厅,展出的都是大件展品。袁媛一件一件地讲解着:这件是捷克的“缆绳”,这件是卢森堡的“想象”,这件是印度的“眼睛”。很多国外的玻璃艺术大师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和创意的思想展现给我们这些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看。而这边几块直径接近一米的透明石头,人们叫它幸运石,像这么大块的玻璃是无法人工生产出来的,当年上海的最后一家雇佣工人的玻璃厂停炉的时候忘记誊空锅炉,剩在里面的玻璃浆自然冷却,凝固成这么大块竟然没有迸裂,真的可以称得上奇迹。

    刘明仪忍不住问道:“那么,这些展品中哪一件最值钱呢?”

    袁媛甩了甩长发,撩了一下留海儿答道:“我们不应该去追求最贵的东西,而是要追求最美的东西。玻璃因为原料廉价而被人广泛应用到生活中,也是因为原料廉价而被人低估了价值。可是玻璃具备一种美德,那就是它一直在作最美的自己,而不是价格最高的自己。这些展品我们现在可能用不到,但是我们将来有钱之后肯定会有这方面的追求。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层次的审美能力。”

    走出展厅,正看见一间红砖砌成的仓库厚重的铁门被轰隆隆地拉开。一套一米高两米长的设备被推了出来,套在外面的蓝布上赫然印着“苏州超精密加工数控系统研发公司”。卡车停在院子里准备接货,一名技术员正站在卡车旁对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师傅说:“当把机器调到每分钟24000转的超高速状态时,零件的粗糙度已经不能控制在万分之二微米以下了……”刘明邦仍不住向仓库里瞟了一眼,数十件套着相同蓝色布套的设备整齐的码放在里面。

    两个丫头仍然叽叽喳喳的边走边互相打趣。刘明邦和刘明治兄弟俩的脸色却更加凝重了。一直走出玻璃艺术馆很远,到了一处没人的地方。刘明治拉住袁媛的胳膊低声问道:“看起来,你貌似对这里非常熟悉啊。”

    袁媛脸上的笑容瞬间褪去,抬起头直勾勾地盯住刘明治的眼睛。此时她的内心十分忐忑,怕说出真相后刘明治就要和她一拍两散了,但是接着瞒下去又怕将来真相大白后刘家人会更加恨她。

    如果现在搪塞过去呢?这样貌似为未来保留了选项,其实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往往还会成为日后更多问题的隐患,而且指不定还会发酵出什么新的问题。与其犹豫不决、贻误时机,不如快刀乱麻,现在就把问题说清楚。反复的犹豫权衡,袁媛好久才做完思想斗争,心一横说:“因为这个玻璃艺术馆是我二叔开的,这里每一件展品的解说词都是我一句一句亲手写出来的。”

    刘明邦心头一惊:“你说的是袁勇主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