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枣软柿子
文家团壮大了,杨奎山算立了大功一件,混的风生水起。手下四五个兄弟,吆五喝六的,四邻八村也是一个人物。 可没过两年,家里老婆就得病了,成日家无精打采,药吃了一箩筐,也不见起色。还好有儿子儿媳照顾,再加上他身在文家团,也有一些钱,并没有给杨奎山带了多大的影响。 在台子杨村西五里,有一个阎集村,村里有一个大药房,坐堂的阎大夫医术精湛,远近闻名。又是祖祖辈辈行医,也算是家资丰盈。自从杨奎山老婆得了病,少不得与这药房先生来往。又因为杨奎山在文家团有点地位,阎先生对他也是远接近迎,多几分客气。一来二去,两个人也算是能说的上话的朋友,遇事也有走动。 话说那年秋,风高云淡,杨奎山看着老婆吃了儿媳妇端来的药,就要到村里转一下。 刚出门,就见远远的来了一匹马,走进村子,上面下来一个人。见杨奎山在门口,就牵着马走过来,拱手说:“讨扰了,老哥!走路赶的急,口渴了,府上讨口水喝!” 杨奎山打量着来人,见他一脸的诚恳,眼神却飘忽不定,心中就有了一点分寸。别忘了,杨奎山可是在文家团混的,这看相观人,也是有一些本事。 不过这天高任鸟飞,就算在自己的地盘上,飞过一条龙,只要他不兴风作浪,也没必要非要去揭穿。于是就应承道:“稍等会,我进屋去端瓢水给你。” 杨奎山回身进院,那个人的眼睛也就跟着飘进了院子里。杨奎山不算财主,可也算是富足。并不是这人有心偷看杨奎山的家资,就像杨奎山打量这人一样,都算是一种职业病罢了。 杨奎山在屋里端出一瓢凉水,这人一口气喝了一多半,端着水瓢,先说了几句感激不尽的话,抬头看见路旁一棵枣树。小枣挂满了枝头,半红半绿,甚是诱人。于是顺嘴说了一句:“一树好枣啊!可惜没有勾!” 杨奎山听了一愣,然后呵呵笑着回了一句:“呵呵!枣是好枣,就是枣核两头尖,吃了扎嘴!” 各位看官,也许你认为,这杨奎山太抠门了,为啥不摘几把枣给这路人吃?其实不然,这给骑马路过的人就是一个抢盗的‘三儿’(强盗响马一类人),见杨奎山家里有钱,就有了见财起意的心。可自己人生地不熟,又没有内应,不敢贸然下手。就顺嘴说了‘好枣’就是有好东西,‘没勾’,就是没有内应。这也正应了那句:‘没有内鬼,引不来外贼’。杨奎山的话,就好理解了,我黑白通吃,你趁早打消念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