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1/3)
我在古代有工厂正文卷第208章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并非王琛想说电能。 而是一旦他在通州搭建电厂的话,压根不可能瞒住赵匡胤和赵光义,还不如坦荡地说出来,看看能不能换取到一定的支持。 有皇家的支持和没皇家的支持,完全是两个概念。 说句不好听的话,当初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国内条件多少简陋? 恐怕比如今的大宋朝还要不如。 但是新中国知道发展的方向,实行全民计划经济,举全国之力,一下子把科技发展了起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科技,中国这条巨龙自然慢慢复苏了,一直到七八年,总设计师大手一挥,整个中国开始进入市场经济,从而腾飞成为全球瞩目的强大经济整体。 只是王琛知道,光有皇室的存在,很难让北宋完全复制后来的新中国,除非推翻皇室的存在,打破封建,走向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让社会产生质的飞跃。 谈何容易。 暂时性不用想。 与其如此,还不如利用皇室的能量,替自己做一些棘手的事情,当然了,做成这些事,也能反哺给宋朝巨大的优势。 王琛觉得,只要赵匡胤和赵光义答应下来,北宋的工业革命就将开始! 听闻一种神奇的能量能够替代人力劳动,一千人作业的劳动甚至只要一百人,赵匡胤和赵光义惊得眼珠子都瞪大了! 赵匡胤急忙道:“此言当真?” 赵光义略带谨慎道:“布洲子,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 “没有乱说。”王琛显得很平静,谈道:“我发现的这种能量叫做电能,就是和夏季打雷同一种能量。” 赵匡胤啊了一声,“此乃鬼神之力,我等凡人如何掌握?” 王琛想了想,决定做个实验,道:“我有方法证明,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电能无处不在,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罢了。” “当真?”赵匡胤半信半疑,询问道:“你需要如何证明?” 赵光义也好奇地看过来。 王琛想了想,道:“我需要两根铁丝一根细点的木炭条,一把剪刀,一个空心琉璃瓶,一碗浓稠点的浆糊,铁钉四根、两根稍长的铜丝和苹果一个,另外再给弄一片铜片和制作黄铜的那种金属。”实际上就是锌,古代一般用锌矿石和铜融化制作合金黄铜,早就被人们利用了。 赵匡胤二话不说对着老太监吩咐了下去。 老太监匆匆忙忙让人去准备了。 王琛提议道:“此处太过明亮,不利于我展示电能的存在,还望陛下能找个比较幽暗的地方。” 赵匡胤指着富宁殿道:“里面吧。” 一行人朝着富宁殿走去。 …… 富宁殿。 偏殿一间小屋子里,很幽暗。 赵匡胤让人把灯笼挂在了墙上。 王琛对环境非常满意,没和赵匡胤、赵光义多说什么。 接下来,他要制作一件改变历史的神奇玩意——电灯泡! 或者说,简易电灯泡吧。 因为没有钨丝,只能用木炭丝代替。 皇室的能量十分强大,半个时辰后,老太监带着王琛所需的东西来了。 赵匡胤好奇道:“接下来你怎么做?” 王琛笑眯眯道:“陛下看下去就知道了。”言罢,他开始上手制作简易电灯泡。 其实简易电灯泡只要有心,制作起来十分容易。 首先在琉璃瓶的盖子上打四个小洞,两个用来接导线丝,一个用来注入气体,另一个用来排出气体。 随后把两根铁丝弄直,在尾部都拧成螺旋状,然后把细的木炭条固定在两根铁丝上面,最后装在瓶盖子上,插入琉璃瓶中。 王琛根据自己物理上学到的知识,慢慢地cao作着。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不明白他干什么,只是能当皇帝的人,这点忍耐度还是有的,他们索性都不吭声,只是盯着。 王琛用浆糊涂抹在瓶盖和瓶子周身,确保不会漏气。 做完以后,他拿着木管子深吸了一口气,非常迅速地对着里面吹入二氧化碳,把瓶子里的氧气从另外个口逼出去,随后用浆糊堵上。 看了看自己制作的建议电灯泡,王琛很满意点点头,转身看向赵匡胤和赵光义,“陛下,晋王,臣要开始证明电能的存在了。” 赵匡胤看的很认真,“你如何证明?” 王琛指着琉璃瓶道:“陛下且看,这个琉璃瓶毫无光芒,对吧?” “对。” “待会我会让瓶子发光,而这个光,就是电能所产生。” 赵光义惊奇道:“瓶子能发光?” 王琛笑了笑,没解释,开始cao作了,他把苹果中间挖了一个小洞,然后把锌片和铜片插了进去,最后,把连接简易电灯泡的两根铜线分别接到苹果小洞里面。 神奇的一幕诞生了! 琉璃瓶的木炭条开始发出一丝光明! 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微弱,王琛用不容置疑地语气对着老太监道:“把灯笼吹灭!” 老太监早就看呆了,结结巴巴道:“这……这……” 赵匡胤和赵光义也一脸惊骇! 天呐! 竟然真的发光了! 当真不是鬼神之力!? 见到老太监目瞪口呆的样子,王琛蹙了蹙眉头,再次道:“把灯笼吹灭!” 老太监看看赵匡胤,见到赵匡胤点头,匆忙跑过去把灯笼里面的蜡烛吹灭。 因为瓶子里还有一些氧气,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太明亮。 当灯笼吹灭以后,仅存的氧气也消耗的差不多,瞬间,琉璃瓶的光芒已经不下于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