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大才初显
有了一番定论之后,再来全面衡量余下的两种战术,就要好选择得多了。 先说第二种战术——三面埋伏,小股袭扰,诱敌深入。 此战法,同样有利有弊。 有利之处是:敌军轻狂之下,中计入伏的可能性极大。 弊病主要有两点。 一是负责袭扰之兵力,在敌骑兵追击之下,危险性极大。 二是敌军受惊之后,必定会有所警惕。 其军中如有远见卓识之士,定会在入口处分兵把守,以作退路。如此一来,断难对其形成致命打击。 …… 再说第三种战术——口袋设伏,等君入瓮。 此战术的优点有二。 其一,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设伏,可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其二,可在四周设伏击,使其再无退路。 入口之处,事先分兵隐于两侧,待敌彻底进入“口袋”,战斗打响之后,再迅速出击,扎紧袋口,使敌成为真正的瓮中之鳖。 有优点,同样也有不足。 最大的不足:就是敌军行踪不可捉摸。 如果敌军不从此处经过呢? 那之前的种种努力,岂不是枉费心机? …… 讨论总结出两种战术的优缺点之后,众人都有些举棋不定、难以取舍。 最后,还是罗战军、华枫两人力排众议,才决定采取第三种战术。 他们的理由其实并不充分,只有一颗字:赌! 看敌军的行进路线,有六成以上可能,会从此经过。 至于最后成行与否,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由于其他人也是难以定下决心,加之罗战军、华枫两人都是实权人物,而且武功俱都不弱。因此,黄道周一番权衡之后,决定采纳他俩的建议。 …… 战术打法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兵力分配。 这个倒未引起多大争议,很快得出结论。 由夏铁古率一万五千人任左军,于左路埋伏。 由罗战军率一万五千人任右军,于右路埋伏。 由黄道周率一万五千人任中军,于正面埋伏。 由华枫率余下近五千人任前军,负责扎紧“口袋”。 至于战斗发起信号,就以内力较强的罗战军长啸为号。 号令一出,右军先出,尔后依次为左军、中军。 前军最后强势杀出,断其退路,彻底打乱敌阵脚。 …… 会议行将结束之时,华枫突然提出一个疑问,让众人顿时目瞪口呆。 华枫其实早就想到这一层,只是他人微言轻,抱着“多听少说”的原则,之前并未提及。 如今眼看会议行将结束,而却无人提及此事。而此事又关系重大,因此不得不当众提及。 其实,他也可以传音罗战军,让他出面。但又怕就此暴露了强悍武功,那样太过惊世骇俗。 华枫也并非害怕别人知其强大,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达不到预期效果。 他在等待,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让北伐义军敬服拥戴的绝佳时机。 …… 华枫的疑问是: 由此到达牛头岭,虽说我北伐义军比敌军近了四十余里。但人家可是有骑兵的,万一以骑兵先行开路呢? 两条腿又如何能跑得过四条腿? 那样一来,不但只有放弃敌骑兵这块大肥rou,而且对他们的伏击计划,也是大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