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农业规划
打从来到洼后这快一年的时间里,万峰光忙着副业这些事情了,关于土地庄稼这方面他还一点建议没提出过。手机端 再怎么说农民还是以种地为主的,不能舍本逐末。 “既然没人要那队留着是呗。” 张海疑惑地眨眼:“队留它干什么,是种地也没人伺弄呀?” “这个可以雇人伺弄或者到时候承包出去也行,至于干什么,我今天路过山城公社吃饭的时候想起了一件事儿。” 万峰把午吃火锅时没有青菜的遗憾说了出来。 张海不明白万峰讲这个是什么意思。 “你说我们若是冬天种出菜来会是什么结果?” “冬天种菜,如果你这个主意不是扯蛋,我以后永远都不扯蛋了。” “你不相信冬天能种出菜来?” “人穿着棉袄在外面还哆嗦呢,菜种种到地里估计都会冻死。” “我们在西岭那里沿着山坡挖进去个簸箕形状的坑,然后用竹竿搭架子面盖塑料,你还怀疑冬天种不出菜吗?” “弄大棚?”张海惊叫一声。 这个昨天公社召集大队小队干部开会才说到的东西,今天这小妖怪说出要建了? 他还没弄明白那大棚是怎么回事儿呢。 “你说一块塑料布盖下面能长出菜来?我总觉得这不太靠谱。” 你没摆弄过当然觉得不靠谱了。 “当然能长出来,大棚可是什么都能弄的,你是怎么知道大棚的?” “面开会研究种滑子蘑,好像说如果房屋不够可以建大棚。” 滑子蘑这东西不需要直射光但离不开散射光,因此最初在农村开始种植的时候都是在屋子里,但有的人家没有闲屋只能在避风的地方建大棚,面盖草帘子,当然这是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现在明显条件不行。 “种菜的棚和种滑子蘑的大棚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种菜可种滑子蘑省事多了,滑子蘑那玩意又得蒸又得穿帘什么的,而种菜像我们居家种菜一样种下完事儿了,顶多一定时期浇水和早晚放收草帘子。” “经济效益呢?” 有进步,都会用经济效益这个词了。 万峰点头:“你说这年前要是能收获出芹菜韭菜生菜黄瓜西红柿什么的,拿到市场能值多少钱?” 张海对市场行情没什么概念,摇头。 “如果夏天这些蔬菜值二分钱一斤的,现在拿到城里卖一毛钱一斤应该是刷刷滴,一亩地大棚保证种一亩地的收入多,一茬收入七十八十块钱不成问题,而且它一年可是能收两三茬的。” “一亩地能收入七八十元?”梁万不信地问,种一亩地玉米才能卖十几元钱。 “那只是一茬的钱,若是两茬是一百多元了,如果你种三茬呢?” 梁万不说话了,估计去算计种三茬能赚多少钱了。 “外甥,我们那荒地有百亩,总不能都建大棚吧?” 为什么不能?将来的大棚… 还是算了,将来再说将来吧。 “我们还可以建果园呀,反正那些山也没什么别的价值,不如全载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