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三章 实至名归
桂花香了。 从五月端阳到八月中秋,直沽这场战役已经打了三个多月。 面对人数众多的敌人,中兴军的战士们伤亡不小,但杨村驿仍旧岿然不动,牢牢的掌握在手上。按这个趋势,元军就算再打三年也未必打的下来。 只要张镝愿意,可以把杨村驿变成下一个襄阳,但张镝不是吕文焕,杨村驿也不是襄阳。张镝来这里不是被动的来守,而是主动的来显示存在,他随时可以选择走,也可以选择留。他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元廷上下都已被调动起来,整个帝国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这数里方圆的小小区域。 杨村驿的墙头高高的挂起了一杆大旗,旗帜上书“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大字。门楼上的旗号改成了“中兴社”,军旗上则打出了“中兴军”,都去掉了“大宋二字”。 这似乎预示着张镝和他的中兴社已经发生了阶段『性』的转变。不再打着大宋的旗号,不再是宋军的一部分,也不再依附于任何势力。实至名归,走出了独立于宋元之间,独自抗击暴元、光复九州中原的第一步。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张镝酝酿了这么多年,终于有底气,有能力这么做了。杨村驿的持续胜利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张镝传檄四方,各地军队都去除“大宋”二字,只称中兴军第几师第几旅几营,材勇则称中兴材勇预备军第几师几旅几营,番号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包括所有独立师、独立营,也都只有“中兴”,而无“大宋”。 因为张镝要中兴的绝不是一个腐朽没落的赵宋王朝,他要中兴的是整个华夏文明! 相比于中兴社的强势正名,元军的日子很不好过,而且是越来越不好过。元军主将察罕已经是陷在这场战役中的第四任统帅了,前三任的结局都很不好,短短个把月里倒了三个,二死一囚,其中库禄满和抄思都死于战阵,孛罗还软禁在居所戴罪。第四任的察罕已经是坚持最久的,不过眼下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因为作战以来损兵折将,战事却一直没有进展,皇帝正对他日渐不满。而他急于证明自己采用的一些激进做法又引起了更大反弹,民间怨声载道,朝中交章弹劾。 察罕不知听了谁的歪主意,下令从周边区域强征百姓数万人参与战事。杨村驿的守军一开始投鼠忌器,仁义之师总还不忍心杀死无辜的百姓,但百姓们其实就是给元军填壕,甚至连炮灰都算不上,众多的百姓被强迫着担土前驱,后方的元军一阵『乱』箭将他们『射』落沟中,往往是连人带土被填进去。 一堆堆的尸体硬是把杨村驿外围三道壕沟差不多填满了,逐渐向内侧的浅壕覆盖,但杨村驿的壕沟系统复杂而庞大,元军就算用百姓做rou盾,用尸体垫脚也始终没法攻破最后的城墙。事实上城墙后还有一个个独立的仓房防御工事,相邻运河上还有中兴水师的水路支援,只要愿意,中兴军随时可以撤离。可以说,察罕和他的几万大军费了老大的劲其实都在做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