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鞑子的反扑(三)
天无绝人之路,说的大概就是此时。 就在文天祥做好了为国殉节的准备时,有附近的乡民为宋军指出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出山小道。 这是一条仅容一人通行的樵采小道,狭窄难行,却给这支陷入绝境的队伍带来了希望。但生路有时也会变成死路,如果元军知道了这条道,前后堵截,那就真的『插』翅难逃了。 不需要所有都逃出去,最重要的只要保住文丞相,大宋就还有希望。 晴朗的初冬,清冷的夜,一轮弯月静静地挂在当空。文天祥与邹凤、肖敬夫、刘洙等人在乡民的向导下沿着小道匆匆赶路。 彭震龙率领将士们发起了最后的冲锋,赵时赏则同时从另一面的大路上试图突围。 这样的冲锋同样是徒劳的,将士们一个又一个的倒下,元军的堵截太过严密,步骑配合、层层设卡,除非有钻天入地的本事,否则休想脱逃出去。 西北方向的大路上,宋军的反击最为激烈,似乎是拼尽全力想要钻出一个洞,这个情况没能瞒过元将李恒的监视,这个嗅觉灵敏的西夏奴派出大量轻骑,围追堵截,不许放过一个漏网之鱼。 清晨,围堵的元兵发现了一个乘坐肩舆的宋官,穿着绯红『色』官服,被大量的士兵保护着往外闯,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还被人抬着走,肯定是重要人物。 应该是条大鱼。 元军兴奋的呐喊起来,杀散宋兵,顺利的抓住那宋官,盘问半天,只吐出三个字。 “我姓文。” 这就够了。 “抓住文天祥了,活捉了文天祥!” 山谷中欢声雷动。 李恒并不认识文天祥,见此人相貌堂堂,器宇不凡,但被抓之后除了那三个字就再未吐一言,只是闭着眼任凭你威『逼』利诱亦不为所动。叫来被俘的宋兵指认,有说是,也有说不是,无法确定。等到空坑的宋军残兵都被肃清,未再发现有新的文天祥嫌疑人,所以李恒基本确信抓住的这名宋官就是文天祥,就以重兵押着他去往隆兴。 几日后,投降元军的宋人高官,原江西安抚副使黎贵达指认这位被抓住的“文天祥”其实是文部参议官、江西招讨副使赵时赏。 李恒恼羞成怒,将赵时赏腰斩以泄愤,同日被俘的彭震龙等人也都惨遭毒手。 另一面,真的文天祥则从小道间出,往东南方向逃亡,期间与邹凤等人各自改名换姓分头出走。 在仅有的几名随从护送下,文天祥于一个多月后跑到广东南岭,在那里收拾残部,随后邹凤、刘子俊等部将也都按事先约定带人来投,这一支残兵再次稍稍振作。 …… “乙字十六号特情传来情报,江西宋军事败,文天祥不知所踪。” 张镝手上捏着“中情部”潜伏在江南西路的特情传回的情报。 “中情部”现基本已经搭起了架子,第一批特情共五百多人也已经选拔训练过后潜入各地。这些人的掩护身份十分复杂,三教九流都有,基本以籍贯为归属,如果会几种方言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