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故宋帆影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兴大会战(十一)

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兴大会战(十一)

    假如没有火炮,回回炮真算得上攻城的利器,这种西域人改良的配重式投石车具有相当的威力。

    如今中兴军对回回炮的掌握已经不亚于元军,这主要得益于大量的元军俘虏带来的技术。

    直沽之战俘获了元军七千工匠,还有数千名阿速军。

    阿速军就是以回回炮精良而闻名的西域兵种。

    这些西域人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蒙古人灭国,在暴力征服统治下温驯的像小绵羊。对他们而言,已经无所谓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不论是给蒙古人还是汉人干事,都是卖命而已,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

    抱着这样心态的异族人绝不在少数,张镝的部下就有好几万的各『色』蕃人。比如有流求和吕宋的部落兵,有陈吊眼和许夫人为代表的出自于浙闽粤之间群山中的畲兵,有被俘后接受过归化教育的西域『色』目兵,甚至还有数以千计的蒙古骑兵。某些外藩蒙古兵徒有“国人”的名号,实质上并非核心部落的人,也就是高级一点的炮灰,一样免不了受到上层贵族们的压迫。接受了归化教育后,很多人心甘情愿加入中兴军,甚至很多部队都组建了以蒙古人为主的骑兵营、骑兵队,赏罚分明的情况下,其忠诚度并不亚于汉人的士兵,在中兴军特有的精神力量加持下,战斗力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隆兴东门外的围城大营就是一个多种族、多兵种的大杂烩,既有蒙古族的骑兵,也有汉人的火器兵,还有西域人的回回炮手,其中又以炮为主。在几次强攻失利后,张镝转而着重进行远程打击,火炮与回回炮互相补充。由于西征军没什么重炮,回回炮的攻坚作用就被凸显出来。

    城外的回回炮越架越多,五千多名炮手和工匠搭建了八百多架回回炮,轻重远近都有。其中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杠杆比较长但配重比较小,是远『射』型的小炮。一类是杠杆比较短但配重比较大,是近攻型的重炮。

    远『射』小炮的杠杆长达几十尺,可以将炮石抛『射』出一里多远,但炮石重量只能在十斤上下,太重了木杆就无法承受。

    近攻重炮可抛『射』重达一百五十斤的炮石,但『射』程比较寒碜,至多二百五十步,城头的强弓劲弩就可以威胁到炮手的安全。

    与此同时,为了对城外的炮石进行反制,李恒在城内也组建了数百架回回炮,甚至在城头上也有数以百计的小型投石机居高临下的投『射』。

    但中兴军很快又更新了战法,阿速人回回炮长阿老瓦丁是个有心人,在见识过火器部队震天雷的威力以后惊为神物,很快想出了一个用回回炮抛『射』震天雷的法子。

    这个设想得到了参谋部的重视,张镝很快批复他“大胆创新去做”,并指示火器部队调用数千枚震天雷作为支持。

    五百多架远『射』型的小炮正好适合投掷十来斤重的震天雷,阿老瓦丁很自豪的将它们称作“铁火回回炮”,是为一种技术的飞跃。

    于是,一颗颗充实了三四斤火『药』的大铁球冒着火星飞上了城头。

    震天雷爆炸的周围十几步内都有杀伤力,这比用单纯的炮石砸过去效果要好百倍。

    轰隆隆的爆炸声中,守城的元兵抱头鼠窜,城上城下各个角度都可能突然飞来一颗黑黝黝的大铁球,躲无可躲,不论是城墙根还是女墙后都不可能是确保安全的。元兵不像中兴军对火器那么熟悉,只知道奔跑,也不知道要趴下躲避爆炸。这也怪不了他们,毕竟这个时代的人何曾遭受过这样的覆盖式轰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