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故宋帆影在线阅读 - 第四百零五章 战略大反攻(七)

第四百零五章 战略大反攻(七)

    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

    蒙元大军南撤关中之时,漠北的昔里吉、辽东的乃颜都未能斩草除根,一得到机会就死灰复燃了。再加上藩属国高丽的征东军毫无预兆的叛乱,大皇帝忽必烈顿觉头痛不已。

    还没跟南边的宋军主力接触,单就后院处处起火就足够让人焦头烂额。

    辽东未靖,高丽又反,而且两处反叛还跟沿海猖獗的倭寇沆瀣一气了。

    以忽必烈的智慧和经验,很容易联想到这背后的缘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这一切。

    就像是与一位高明的棋手对弈,忽必烈发现自己每走一步,对手就已经计算好后面的两三步,四面围堵、节节进逼,这真是数十年未见的强大对手啊!

    麻烦还远不止此,可以预计到西北的海都和笃哇是必然要趁火打劫的,而且在帝国的西南方也有了不稳定的迹象。

    大元帝国太大了,南北皆有万里幅员,当它的领土达到巅峰,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的n。

    西南,四川。

    转眼间,四川都督府已经成立一年有余,几百名精干人马于景炎二年的冬天潜入巴蜀大地,在这一片孤悬于西垂的华夏旧地开展了艰苦工作。在这里,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有元军的川东、川西两个行枢密院,有合州、泸州、重庆等坚持抵抗的几座故宋孤城,有投机于宋元之间的本地豪强大族,还有遍地的流民和各据一方的山贼强盗。

    都督府在四川并无根基,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殊为不易。

    为保安全,大部分人没有从北边走剑阁,也没有沿长江走瞿塘,而是绕了远路,从敌人较为松懈的云贵后方沿着茶马道入蜀。这条路虽然远,崎岖难走,一趟就得两三个月,但却是商社最早沟通川蜀的通道,已经走的比较顺畅。

    队伍中原本就有不少商社的骨干,扮作川滇之间常见的茶马贸易商人,并不至于引起怀疑。张镝还特别注意选拔蜀人入蜀,比如何绍基就是川北利州人氏,王安节自幼随父亲在合州,也算半个川东人。

    初入川时,近五百人马分成几十个小队,各显神通前往川蜀,因道途遥远,最终有近一半人未能抵达目的地。所幸都督何绍基、副都督王安节、参谋官李世遥三位主官历尽艰辛后都成功的汇聚于成都东郊。

    清点人数,在预定的四个月内抵达的有三百零六人,其余一两百人或者是未能通过沿途广阔的蒙元控制区而折返,或者是遭遇盗匪、兵祸而损失了。

    三百人虽少,却都是中兴军出来的精华,百里挑一的忠勇之士。张镝遣他们入川,就是要把三百人当三千人、三万人来用的。

    经过计议,何绍基等人决定在成都东郊的集合地点留下十几个人作为接应,等待可能延迟抵达的后续人员。其余近三百人仍旧以大商队的形式,沿着岷江往东南面走。

    一路经过眉山、乐山,在犍为与荣德县之间公井镇今自贡一带有中情部的一个秘密特情据点。

    公井镇盛产井盐,有盐井数百口,盐民数万,把持盐利的富家大户几十家。

    巨大的利益让各方势力都垂涎不已,元廷的税官,川军的密探,还有吴王张镝的特情们时刻在水面下进行着激烈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