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成吉思汗圆月弯刀
考古系每年都有人在外面进行考古挖掘,有的大型活动甚至就连本科就读的学生也会参加。 期末考试前几天,陈开在研究所阅读前一年由副院长孙大伟亲自带队完成的一次考古挖掘工作,位置在西北阿拉善地区,墓主人是蒙古族的一位将军,由于墓葬已被盗贼光顾,所以遗留文物不多,仅存几件兵器和大量破碎的瓷器…… 但陈开却从现场照片中发现了很大问题,这个墓葬有一个墓碑,上面所刻时间是大蒙古国二十二年七月,换算成西历就是公元1227年八月,而这个时间正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死亡的时间。 而古时候蒙古将士死后通常不会厚葬,更不会留碑或者有大量墓葬,这个将军的墓葬蹊跷处太多,绝不会像报告和资料中说的那样简单。 带着重重疑问他将这次考古挖掘的所有资料全部看完,又跑去图书馆查阅大量成吉思汗死亡前后的历史文献和史实。 最后陈开写下一篇数千字的文章,其中对关于墓葬的一系列疑问做了针对性论述,并大胆提出这一将军墓葬可能和成吉思汗的死有些许关联。 文章直接给了副院长孙大伟,他走后孙大伟还很生气,这明明就是对他主持的挖掘工作提出不满嘛!这小子真是不知感恩,不知什么叫尊重! 可当他压住怒火坚持把这篇文章看完后,他的内心波澜再起,当时他也有许多怀疑,总感觉漏了什么?有许多想不通的地方,可就是没找到头绪…… 现在看完后他找到了原因,这是欲盖弥彰或者是当年留下来的一个暗记,成吉思汗死亡在夏天,是在征战途中,当时如何能把尸体运回到肯特山?那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文章中陈开提到的一种说法概率比较大,那就是在沙漠边缘尸体已经腐烂严重,而从死亡地点六盘山到将军墓葬地阿拉善地区以当时情景演绎和后续运输起码三天才能到这里,这不得不怀疑将军墓和成吉思汗墓的关系。 既然有怀疑就要去验证,这是考古的执着,孙大伟拿起陈开的文章或者说论文也行,径直去找院长杭凯。 杭凯看完后沉思好久,点上一支烟,“孙院长,我看这件事缓一缓再说,现在那边已经开始冰冻,明年开春还是由你带队也带上这个陈开再去一次!” 孙大伟由衷佩服,院长就是院长,自己这个副院长和人家就是有差距,自己光想着墓葬的问题,根本就没去考虑天气适不适合考古! 陈开回到家从行李箱中扒拉出一把圆月弯刀,这还是他半年前在灵山大集上花8000大元买来的。 弯刀上的玉石依然璀璨无比,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他对古玩和玉石鉴赏已经登堂入室,再也不是当年的小白。 感受着刀上发出的凌冽寒气,突然他的脑中冒出一个点头,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成吉思汗的圆月弯刀? 他心中激荡不止,如果这是真的那他就发大财了,这一把刀绝对会成为顶级国宝,影响力绝对不会低于历史上任何一把神兵利器,至少也要和传说中的十大名剑并列。 成吉思汗的圆月弯刀据说取材天外陨石,是大马士革顶级工匠打磨而成,刀鞘和刀把上的宝石都是世上最珍贵的,此刀打造完成后杀人无数,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魔刀,据说此刀饮血之后会产生魔力侵袭对手灵智,所以才会杀遍欧亚大陆,所向披靡! 灵山属于平凉,平凉就在六盘山附近,难道这把刀也和墓葬有关?遗憾的是这把刀的原主人也没说过来历,人也再无法找到。 接下来连续一个多周的考试,陈开用完了五只签字笔的墨水,答完了本科所有课程的考试,考古系近一半教授参与对他的答题进行考核,同时他交给孙大伟的那边文章也被当做论文接受众位教授的指正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