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廓清环宇在线阅读 - 第六十四章 赏众将,招募四贤

第六十四章 赏众将,招募四贤

    张飞回到襄平城,戏忠匆匆跑来,见到张飞,急忙拦住张飞,说道:“主公,终于找到你了,长文有事找主公商议,不过他太忙了,于是拜托我来与主公商议。”

    张飞笑道:“志才但说无妨。”戏忠说道:“主公升迁为辽州刺史,辽东也是刚刚结束大战,主公应该论功行赏才是。”

    张飞这才恍然大悟道:“志才所言甚是,我险些疏忽了。稍后我们一起商议如何行赏。”

    戏忠点点头,说道:“主公,还有一事。主公现在为辽州刺史,但治下新增的郡县无人管理,却是一大问题。”张飞现在派去新设郡县的全是刺史府的奴仆,只安排有军队看管,但是明年就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恢复自由身,所以必须设定官职,加以管理。

    张飞苦笑着说道:“志才所言,我也清楚。但现在有治理才能之人的空缺太大,刺史府因缺少人员,长文都向我抱怨很多次了。无德之人,我是断断不会用的。我们还是缺少人才啊!”

    戏忠说道:“主公,辽州书院(辽东书院已经改称为辽州书院了。)中,已经有些学习管理之术的人颇有成绩,不妨将他们下派到下面县城,一是作为对他们的考验,二是也可以派他们暗中调查地方官员有无违法乱纪,祸害百姓的现象。”

    张飞突然眼睛一亮,说道:“志才的话点醒了我。我一向要求要学以致用,却让这些学子待在书院里夸夸其谈,有所不妥。这样,所有学习管理的学子,分批次下放到下面县城,实地学习管理之术,并将百姓对下面各县县令有无违法乱纪现象反馈给刺史府。每人每年至少在下面待上一个月。”然后微笑道:“这样做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人没接触权力之前,都认为自己若是为官,必是清官。但接触道权利之后,就会发生改变。正好借此机会将书院中意志不坚定的人剔除出去,也好腾出空间给更能为百姓着想的人。”

    戏忠佩服道:“主公此计甚妙,如此既能威慑现有官员,还能磨砺正在学习的学子;既能清除官场上的污垢,又能避免即将提拔之人改变本性。如此以来,辽州官场必然焕然一新。”

    张飞笑道:“志才想的太美好了。‘水至清则无鱼’,官场上的人,手握巨大的资源,能坚守清廉的必是少数。我们必须不停的给他们压力,让他们不敢做违法乱纪之事;还要适时的给他们奖励,免得他们心里不平。如此也只能说尽量减少违法乱纪的官员。除非整个社会皆清明。否则无法彻底避免。”

    戏忠听了默默点头,又对张飞说道:“主公,我刚刚得报,又几位大才见辽州安稳,特地从中原来到辽州避乱。现在正在城外定居。不过他们大多不愿贪图荣华富贵去做官。主公要不要试一试将他们请来。”

    张飞兴奋的问道:“来者都是何人?”

    戏忠道:“有北海人士炳原、管宁、平原人士华韵、王烈等人,其中炳原、管宁、华韵并称为‘一龙’。但此四人都清白高洁、淡泊名利。数次被朝廷邀请,都未出仕。”

    张飞赞道:“如此高尚之人,正是我辽州所缺的人才。他们在何处,快带我前去。”

    戏忠说:“主公,还需准备一番吗?”

    张飞道:“无妨,此等淡泊名利之人,只要交心即可,其他的皆可不必。”于是戏忠就带领张飞往城外走去。在一处小树林旁边,远远望见有几间新建的茅草屋。数十人正围坐在一起听,中间那人讲学。其中还有辽州书院的学子在里面。张飞和戏忠悄悄的走上前,见他正在讲解《诗经》,就拉着戏忠在最后面坐下,静静的听他讲学。戏忠悄悄的介绍道,此人就是管宁。张飞点点头,耐心的听他讲解。

    及至黄昏,此人停止了讲解,众人也纷纷拜谢告辞。张飞走上前去,作揖道:“辽州刺史张飞拜见先生。”

    张飞穿的便服,管宁没有认出,见识本州刺史前来,只是稍稍惊讶就恢复正常,回礼道:“拜见刺史大人。”而后又说道:“在下因中原祸乱,隐居辽州,没想到惊扰了刺史大人。”

    张飞笑道:“无妨,我也只是觉得先生的思想有问题,特意前来向先生探讨。”戏忠诧异的看着张飞,不知他什么意思。

    管宁淡然道:“哦?刺史大人但讲无妨。”

    “先生当初读书识字的目的是什么?”

    “明事理、辨是非、知得失而已。”

    “那先生隐居此地,又为何对众人讲学?”

    “此处百姓向善,我也只是教导百姓明事理、辨是非而已。”

    “如此我带辽州百姓,谢过先生。不过在下窃以为,先生思想极其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