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展示的机会
工业用的马达,是不可能用在电动车上面的。 电动车要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还要经受持续不断的震动,还要频繁的关闭、启动。如果没有特殊的改装,最多两个月就完蛋了。 改装马达,涉及到的行业和材料非常多。 首先就是线圈。 铜线圈是唯一的选择。 可是,铜线圈里面,又分为很多很多的型号。 高端的铜线圈,依然是依靠进口。 这又是一个软肋。 质量最好的超细传输铜合金缆线,源自法国Axon公司。供货量极少,价格极其昂贵。 幸好,王步安有八号机。 八号机能够生产很多性能极其优良的铜线。 有了高质量的铜线,接下来就是定子、转子的问题了。这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合金: 高磁感取向硅钢。 该产品具有磁感应强度高、铁损低的特点,在电力工业应用中可达到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取向硅钢进口国,每年进口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0%以上。 好吧,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软肋。 高端产品主要来自东瀛新日铁NSC、川崎制铁。还有美帝的AK,南韩的浦项制铁Posco,德国的蒂森克虏伯。 这些公司,全部都是巨无霸。它们完全垄断了国际高端市场。 市场容量高达数千亿美元。 国内只有宝钢、首钢迁钢公司能够生产一部分。 “将就啦!” “将就啦!” 牛二郎首先承受不住了。 没有最好的,那就用普普通通的啦。 好不容易才找到合适的定子和转子,加上铜线圈,可以组装使用了。 其他的材料,也是勉强够用就行。 否则,恐怕最后的造价,将是非常惊人的。根本卖不出去。 终于,三天以后,第一台样车出炉了。 牛二郎开着样车,在厂子的周围转来转去的,加速,减速,急刹,拐弯,倒退…… 样车的速度被限定在了每小时40公里。 这是王步安强烈要求的。 这是电动车,不是摩托车。 驾驶电动车的人,几乎都没有驾驶证。 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驾驶训练,一旦速度过快,容易出事。 本来,按照王步安的要求,是应该将速度限制在每小时25公以下的。因为国家标准就是这样。但是牛庆海和牛二郎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也是很强大的。目前所有的电动车,都没有谁遵守这个标准的。否则,就是傻瓜,肯定没有市场的。 再说了,每小时25公里,简直是浪费了储氢合金这么先进的技术。以储氢合金的强悍动力,每小时跑125公里都没有问题。 最终,双方经过激烈的讨论,还是将速度强行限制在了40公里。一旦超速,立刻切断电力。 王步安可不想储氢合金刚刚问世,就成为杀人凶手。 正常行驶没有问题的。 接下来就是爬坡能力了。 这个试验起来就简单了。牛庆海、牛二郎父子一起上。 他们两个加起来,至少有四百斤。加上电动车本身的一百斤,总共就是五百斤。 他们需要征服三十度的斜坡。 是坡度。 不是角度。 每一百米升高三十米,就是坡度三十。 电动车顺利上坡。 动力强大的令人难以置信。 牛二郎于是提出,要尝试一下坡度四十五。这是很陡的斜坡了。 不要说是电动车,就是摩托车都吃力。 然而,电动车依然强悍的成功爬坡。就是车头有点想要翘起来。 这是电动车的整体结构引起的。前轻后重。 当然,四十五度的坡度,一般的地方都是没有的。 一般的道路,坡度三十,已经是极限了。超过三十的话,就要设计S弯了。 在试验过程中,出事了。 链条断了。 传送链条的强度,无法支撑如此强大的动力。 电动车和汽油机不同。 在启动的时候,电动车的扭矩是非常大的。 日常生活中,大家其实也可以看到,电动车的启动速度是极快的,加速也是非常快的。 正常来说,一般的汽油机车辆,是追不上电动车的启动速度的。 然而,扭矩太大,带来的后果就是链条断裂。 普通的电动车,电压最多80伏特。 可是,储氢合金的输出,是380伏特。 这是牛二郎坚持的设计。他就是喜欢飞一般的启动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