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圣手疗心(4)
第五十九章圣手疗心(4) 汉王笑道:“那是我过得最为舒心的日子。那种场景自然令人难以忘怀!当时也只是接受雉妹的建议,不去侵犯那些手无寸铁的弱者,再凭着它获得些好名声而已,想不到大家却把我们当成了大善人、活菩萨,对我们感激涕零礼敬有加。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得到,关中父老对咱们除了有着对占领者的畏威以外,更多的是敬重与爱戴。那种感觉就如同跟亲人朋友相处,让人觉得贴心自然,当真是受用极了——雉妹该不是想建议在巴蜀之地也与民约法三章吧?” 吕雉笑道:“小妹想要建议的何止是约法三章!是想要三郎真心实意地为民众谋福利!三郎请想,咱们到巴蜀之地称王,就得管理当地的民众,享用他们的财物。这里号称天府之国,自然是一方富庶之地。如果管理不当,定然将受到他们的抵触,那种后果不言也罢。设若管理得宜,定能给当地带来福利,赢得民心受到拥戴,从此便是一呼而百诺。那时三郎要外出逐鹿天下,此地便是坚强的后方保障,不仅没有后顾之忧,还可以源源不断地送来粮草、兵卒。其实说穿了,打仗就是对耗钱粮,手里有银子,就能够随时随地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三郎若是有了这个坚实的根基,即使挑战天下王候又何所惧哉!” “话虽然这样说!”汉王被说得热血沸腾,搓着双掌问道,“若要达到这种境界,得要约法几章才是?” “做事得有针对性,倒不是一定得有几章。小妹也只能提个大概,具体章程得由萧先生他们去拟定。”吕雉笑道,转而如在沉思,放缓语速说道,“如今巴蜀之地并无战乱,所行的法令当与咸阳有异。不过,人人都知道民以食为天,治理地方首要就是求得稳定,这让小妹想起了当年学堂听过的故事。” 要准备讲故事了!吕雉不由得笑着看了汉王一眼。她知道自己的老公从未上过学堂,不过却极为聪明好学,愣是在寻常的交往中学会了许多用字。只是知识储备相当有限,喜欢别人用往事将道理说给他听。假如一旦接受了,却能用宽于常人的胸怀,将它实行下去。这也算是他获得众人拥戴的一个原因吧! 吕雉见丈夫期待的眼神,接着说道:“我们三兄妹的夫子乃是黄老学派的门下弟子,他们宣传清静无为,主张与民休养生息,总希望有人能够以此发展社会经济,提高民生质量。认为国家在这个基础之上,自然能够国富兵强傲立于世。为此夫子还特地举了个实例,说的就是三郎当年曾经赶去参加联会的薛地的往事。” “哦!”汉王频点着头,更来了兴致了。 吕雉接着道:“薛国地域狭窄、名气不大,只是个小诸侯国,但是国祚绵长,却远远超过了历代的王朝。西周、东周相连也不过八百年,薛国却传六十四世,相承一千九百余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有人要究其原因,便先查它的历史:薛国始祖乃黄帝之子禺阳,因为封地在任而以任为姓;大禹时期,十二世孙奚仲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到薛地建立任姓薛国;商时曾经因为几次迁徙而改名,但任姓血统却始终不变。武王克商以后,因为与任氏有亲缘关系,封他的后裔畛为薛侯,复国于薛。直到周显王四十六年时才灭亡。其国祚延续如此之久,固然得益于历代君王的关照,但与邾、杞、滕、鄫等小国相比,却极少受到它国的侵略与干扰。个中的原委,除了所处位置较为优越以外,乃是因为历任国君注重加固城池、重商贾、重农桑、轻赋税等国策,并以此来增强国力、结善邻邦。所以国家虽小,却威名远播。到周显王之时,国君开始参与攻伐结盟,不断地出物出兵为霸主争荣,终于导致国力耗尽,民怨四起而敌国林立。于内忧外患之中,被齐、魏两个大国所灭。” 汉王点头道:“夫子当年讲述故事,自然是为了宣扬黄老学的观点!雉妹此番提起这段史实则是想要说明,要想得到百姓的拥戴,必须先让他们安定富裕;想要让他们安定富裕,便得清静无为、让他们修养生息。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吕雉点着头,高兴地说道:“跟聪明人说话,就是那么令人轻松!” 汉王也笑着说道:“雉妹之议颇得我心,这个举措虽然还没有推行,我却对它感到极有信心,似乎能够预想到实行的成果。好在手下还有着萧何之类的人才,要想制定并推行各项制度绝对不是件难事,明天我就让他们下到实地了解情况,再制定具体措施推广开去!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