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主婚事(3)
“此一时,彼一时也。”刘敬道,“赵王行事虽然谨慎,难以捉到什么把柄,可手下的那邦江湖人士行事张扬跋扈,却是容易授人以柄。何况他们此番所做的乃是大逆不道之事,本就犯了该死的罪。皇上若是想借着此事发难,正是其时呀!” “你小子还真有点鬼门道!近来到底有何发现,赶紧说来听听。”高祖很高兴,事情若果真办得成功,定可借机了却许多心事。 “微臣也是从细处观察,再派人认真求证,方才有此发现的。”刘敬似乎在卖着关子。 “那就仔细说来听听。”高祖虽然善用设谋之人,自身却不擅长谋略之术,故而对计谋产生的整个过程也挺感兴趣。 “皇上经过柏人之时,可曾发觉赵王手下的表现有何异样?”刘敬问。 “朕在外黄之时,曾经用尽方法作贱赵王,本想刺激他们做出些过激行为,便于借其发难。谁曾想张敖虽然年纪轻轻,却也能够忍气吞声,低声下气地服侍朕。倒是那群手下,虽然立在院门之外,却也能让朕觉出他们的愤愤之情,但到次日都显得心平气和了。朕以为是张敖驭下有方,让这群江湖人物都能收敛脾气,以大局为重呢。”高祖一边回想,一边述道:“朕原本打算歇于柏人县城,可临时又改变了主意。此时他们总算摆脱了朕的压迫,当如释重负才是,可好几人的脸上皆显出惋惜之色。朕当时只是觉得有些不对,也没有将它放在心上。难道你说的是这个?” “正是!”刘敬答道,“微臣发觉有些不对,便让几个手下留在柏人了解详情。经过多方的了角,终于打探到赵王大逆不道之事。” 于是刘敬将情况详细地说了出来,只听得高祖吓出了一身冷汗,勃然大怒道:“马勒戈壁,那小子还想将老子杀死在茅厕里呀!要不是老子命大,临时改变了行程,当时可就遭到毒手了。快快传旨将张敖等一众逆贼抓来。” “此事重大,微臣已经着手布置了,只待皇上诏令一下,便开始执行。量张敖逃不到天边去,皇上只等着拿他出气便是。”刘敬道,“还请皇上暂息雷霆之怒!微臣尚有重要国事得奏与皇上呢。” “嗯!你小子也是个机灵鬼,此番匈奴之行定有所见。”高祖道,“说吧,若能为朕解决了眼前最大的忧患,朕当重重赏你。” “谢皇上!”刘敬深受赏识,极为兴奋,对赏赐倒不大放在心上,继续奏道:“微臣此番匈奴之行,沿途用心观察,还真有所发现,希望对国事有所帮助。” “那就痛痛快快地说来听听,不要老是问一句就答一句,尽给老子卖关子。”高祖嗔道。 “是是是!”刘敬赶紧回道,“微臣此番经过河南,发觉当地的白羊、楼烦两个匈奴部落,离长安最近之处仅有七百余里行程。若是轻装骑兵,一个昼夜即可到达关中。而关中经过多年战乱,眼前地广人稀尚极凋敝,急需加以充实。微臣以为,齐国的田氏等族、楚国的昭、屈、景等三大宗族,以及那些诸候旧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在当地形成了极为强大的势力,其实并不利于朝廷的管理。如今皇上建都关中,周遭人口稀少,却是北靠强寇匈奴,终日受到眈眈虎视;而东面又有根深蒂固的六国旧族,对朝廷诏令的实行百般抵触。若是再有什么变故,朝廷总要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掣肘,不可能安然专注处理。不如将当年六国的后裔,以及各地的豪门名家全都迁往关中居住。如此一来,国内无事之时,可以借用他们防备匈奴;若诸侯王有所变故,也便于带着他们东进讨伐,还不用担心他们在当地作乱。对皇上来说,即可削弱各地势力,又可集中权力,还可以借助其力防御外敌,乃是一举多得的方略啊!不知皇上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