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独修一物转羸尪
整个随国到处都是一片缟素,上至高官臣子,下至平民百姓,俱都换上了一身丧服。 至于太平教的道士们,则游走于各个城市乡村,为百姓们宣讲着杨皇生前的德行,以及死后的哀荣。 由于太平教的原因,现在各国的探子都被清出了随国国境,所以杨皇驾崩的消息,仅仅只在随国内部知晓,随国周围的国家只知道随国最近又封闭了关隘,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但是有一个消息却迅速传遍了各国,那就是太平教不仅顶住了四宗的围攻,反而将四宗派去的两百多名武宗全部击杀。 两百多名武宗啊,各国帝王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腿都吓软了。 但对于**宫下辖的各国来说,有一个消息是极好的,那就是四宗宗主前去**派找麻烦,结果被**派宗主给击退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好消息,那就是**派召回了驻守下辖各国的全部武修,并且以后不再派遣弟子留驻各国。 这一下,那些帝王们高兴疯了,据说当晚就有一个皇帝疯狂纵欲而死,然后他的太子兴高采烈的继位了。 各国开始为**派歌功颂德,称赞宗主越覃峰的仁德与宽厚等等... 这可把周围另外四宗管辖的那些国家的君主们羡慕的不行,然后就眼巴巴的等着自己的宗主也能大发慈悲。 -- 雒州城,皇宫。 奉先殿内,皇帝的灵柩就停在大殿中央,四面白帐纱幔,香烛通明。 三位辅政大臣领着群臣跪在皇帝灵柩前,已经持续了三天。 新晋为御史大夫的徐翰文看着前面那个一身孝衣,身形娇瘦的身影,同身边的高应方、李又臣对视一眼。 只见高应方微微抬起眼睑,眼中满是血丝,他朝着徐翰文道:“你去劝劝殿下吧。” 李又臣精神则要比高应方好很多,他面容肃穆,一言不发。 徐翰文站起身来,眼前一个恍惚,旁边立即就有侍卫来扶住他。 站定之后,徐翰文走到杨幼真身边,柔声道:“殿下,您已经守灵三天三夜了,总要休息一下吧?” 杨幼真纤腰挺得笔直,她看了徐翰文一眼,缓缓道:“我乃修行中人,精神体力异于寻常,御史大人不必担忧。” 徐翰文听得杨幼真声音,只觉得中气十足,心中有数,便退了回来,重新跪在高应方的身边。 高应方开口问道:“如何?” 徐翰文答道:“殿下不肯。” 高应方欣慰道:“殿下乃是纯良至孝的人,那就由她去吧。” 徐翰文正要答话,突然听到殿外响起一片吵闹之声,不由得眉头一皱。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李又臣忽然重眉一竖,高大的身体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他目光转向外面,厉声喝道:“陛下灵前,喧哗者斩!” 然后,一名甲士进入大殿,跪地禀报道:“九天之上有异象出现,云霞喷涌万里长空,紫气东来绵延无尽。” ‘呼’的一声,前方的杨幼真倏然起身,清声道:“尔等勿惊,这是祖师驾临!” 高应方闻言,立即道:“速去相迎。”但他年老体迈,又跪了许久,腿脚早已僵硬。 徐翰文见状,连忙上前去扶。 高应方被徐翰文扶了起来,意外的看了他一眼,顿时笑道:“多谢御史大夫了。” 徐翰文摇头一笑,高应方转身对文武百官道:“众人速去殿外,迎接大贤良师。” 百官们在高应方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殿之外,看着九天之上云霞滚动,如蛟龙搅动长空一般。绵绵紫气延展万里,无穷无尽。 在这巍峨壮丽的气势之下,所有人都跪伏了下去。 “弟子杨幼真,恭迎祖师法驾。”杨幼真长揖在地,高声呼道。 “恭迎大贤良师。”皇宫内外,陡然间响起了铺天盖地的朝拜之音,声震屋瓦。 紫气成云,缓缓落下九天,一名紫冠博带,长袍染霞,丰神秀玉的年轻道人乘云而降,落到了文武百官的面前。 “尔等起来吧。”太衍手臂一伸,虚扶道。 百官们依次起身,皆不敢以正眼相视。 目光看向杨幼真,笑道:“生老病死,是世间不易之道。若要超脱,就先在此道中走这一遭,不必太过悲伤。” 杨幼真破涕为笑,目光安然静谧的看着太衍,轻声道:“弟子明白,祖师。” 太衍拂尘一摆,迈步径直走向了奉先殿内,众人也跟着进入,他们只看到太衍站在杨皇灵柩前,朝着灵柩微微一拂。 随即,令所有人惊骇的一幕出现了,之间那灵柩之上突然出现一个人影,那人影身形挺立,浑身上下充斥着帝王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