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
在这天,高俊表现出他性格里独断**,强横霸道的一面,他对周妙儿的话相当露骨:“没错,当初我并没有提出阿兰需要守贞的义务,还支持再嫁。但是我同样没有收回干预根据地婚姻的权力,如今我就是要动用这种权力,你又想怎么样!” 快到中午的时候,程元凤才得到接见,仅仅是几句话就让高俊对他大为赞赏,刚好傅起也缺个帮手,程元凤进入了刚刚成立的检察院。 高俊也没心思再管这些事了,河北的形势依旧不佳,义军表现出了观望态度,他们知道现如今形势的好转主要是因为蒙古主力开始在河东作战,一旦他们杀回河北,这点小火苗立刻就被扑灭了。 大家都在观望形势,看着河东战局究竟会发展得怎么样。 开始情形不佳,携战胜之余威的蒙古军队奇谋百出,以众多的骑兵部队分到sao扰金军,想办法将他们诱骗下山,然后就地歼灭。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消灭了金军一万多人。 面对如此不利的情况,安贞放弃了迅速决战的办法,转而试图增加兵力优势,多线推进,执行牢笼之际,想办法困住敌军。 在他的极力请求之下,完颜珣有些不情愿的从河南陕西又凑了两万多兵马,蒙古纲也受命启程,开赴河北卫州一带。 不用说,在山东附近的其他将领也受到征召,纥石烈志已经召集军马赶往怀州,而高俊同样接到了命令,他现在也整顿了部分部队,做出准备支援的样子。然而,此事还在内部讨论当中,不少人不希望如此冒险,但高俊认为,派出部分部队前去支援也未尝不可,一方面,是安抚完颜珣,另一方面,也是争取在河东做些文章。 北方的地理可以简单的划分为辽东、燕云、河北、河东、陕西、河南几个大块,山东位于河北大块与河南大块的连接之处,已经被高俊点下一笔。河北和燕云一马平川,是预定的最后决战的战场,此时还无法过分染指。辽东和陕西早有布局,是决战的两翼。河南是友军驻地。所以,现如今高俊又把目光投向了河东,准备在这里也培养出一支盟军力量,为决战做好准备。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còм<> 对于去河东的人选,根据地内也是各有意见,派出去的援军将领是要在河东地区建立根据地的,而河东多山,所以最好派一名精通步兵的。但是,如果论资历、能力的话,目前最适合独当一面的却又是掌管骑兵的李明。 这事最终还是由高俊拍板,他点了李铭的将,要求他在河东一定要开辟太平军的新局面,在那里争取盟友。 这话显得怪怪的,太平军本身就是去支援河东的,哪里还要争取什么盟友,又是想争取什么盟友?尽管这话不经琢磨,但是太平军高层领导彼此之间心照不宣,都非常准确的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李铭也带走了一大批人,包括两个骑兵营和两个步兵营的兵力,由于距离决战的时间越来越短,留给新根据地从容发展落地生根的时机也越来越少。高俊干脆大方的分出兵力,生根的事可以慢一点谈,尽快的发展部队,收编友军才是明年决战前最应该做的事情。 快到十一月的时候,中条山战线已经日趋稳定,金军逐渐跟上了蒙古人的节奏,在小范围的战斗中甚至打出了不逊色于蒙古人的战绩来,仆散安贞亲自掌握的骑兵部队更是令敌军感到如鲠在喉,这些精锐人马的实力根本不逊于敌军的精锐骑兵,在河东的山道之间,两军狭路相逢,往往就是一番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