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杀(下)
蒙古人的残酷屠戮大大震惊了董俊,这段时间匡国军本来已经在冀中地区恢复了秩序,但是随着蒙古人的屠刀相向,当地百姓再一次流离失所,哭声盈于原野。 无奈之下,他急匆匆的从保州前线赶回雄州,并在这里见到了也古。向他劝说现在冀中地区刚刚重新评定,民心尚且不稳,如此大肆屠戮,恐伤本地民气,届时对于蒙古更加不利。 “我军乏食,你也知晓,想要我军不伤民气,倒也并非无法,只需两件事便可。”也古甚至懒得说汉语了,只叫翻译帮忙:“第一件事,你去说服高俊,让他立刻退回山东,不要在河北开战。第二件事,你使个法术,让我军四万余人直接飞到河间府那里,如果能办到这两件事,我麾下大军绝不吃你家一粒粮。” 董俊瞠目结舌,只能诺诺而退。 也古疯了,他自己也知道不该如此绝情,但是,前线的战局让他心急如焚,根据最新战报,木华黎已经战败退入邢州,而那里被高俊重重包围。一旦木华黎有个三长两短,也古简直不敢想象之后会发生的事情。 这个高俊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仅凭几个村的地盘儿,通过十年摸爬滚打就已经成为了一方豪强,甚至足以反攻河北,如果把整个金朝都交付于此人,天下还有蒙古人的活路吗? “告诉将士们,不要心慈手软,我们此时如果不狠一点,等到几年之后,那些汉人披着全副盔甲,到草原上减丁烧荒的时候,对我们是一点也不会留情的!现在不狠狠的杀他们,他们就会来杀咱们!” 蒙古军队凶残的屠杀为他们争取了大量粮食,已经有四五千人越过冀中,加入到河北战局当中,到了这里,他们更是蛟龙入海。既然这一片已经叛乱丛生,自然也就没有对当地百姓放过的道理,就像黄承旧建言献策的那样,杀光烧光抢光吧! 但是,还有不少蒙古军队停滞在冀中地区,他们预计还要四五日才会全部离开,董俊一想到这群吃人的恶魔还要在这里呆上几日,心里就一阵阵的发痛。 想当初,为了保全居民,延续宗族,得知蒙古人对投降者概不杀害之后,董俊才举族降蒙。蒙古人果然如约守信,对当地不加一簇,还给了董俊极大的便利,让他治理百姓,签军养兵,纳粟理财。 匡国军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董俊对蒙古一直也是忠诚勤勉,可是,蒙古的扩张之路屡屡受挫,进入山东之后,董俊也见识到了蒙古人对反抗者的凶残无情,以及高俊水平极高的地方治理。 尤其是在泰山被俘后,他亲眼见到了高俊此人,这个高俊出乎意料的年轻,但是却做下这般事业,日后的前途,董俊实在无法估量。在当时,他还觉得高俊未必对付得了蒙古人,最后大约也会投降,然后做一个不亚于刘伯林史秉直一样的高官,但是现如今很明显,高俊绝对不会向蒙古投降,甚至于他一方势力就足以向整个蒙古发起挑战。 这终于使他在内心产生了动摇,现如今,蒙古在河北已经遭遇了无法解决的麻烦,但他们的凶横残暴却又高出了一层。这让董俊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董俊突然意识到了一个从未设想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