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二十一章 广开言路:治国不靠奴才!(上)
现在的江西星可不会再,疑惑和视野为何会催促粮草快速搬运了,他忍不住回想起正月27那天清早,自己打着哈欠巡视指挥部构建状况时,看见高俊正在厅堂里坐着,吓得合不拢嘴的样子。 高俊这次率领主力部队秘密出关,,忙过了,敌我大部份人,,甚至于沿途地方接待,都不知道过了多少兵马,只看到行军队列从早到晚都不停歇,军官们很客气的请地方干部,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告诉他们说由于命令,地方干部不允许观察行军队列,甚至是清点数量。 ,何志也在真定府,见到高俊时倒是毫无意外,他还向高俊推荐了自己刚刚发掘的一位新人才一说起此人的名字,高俊就一拍脑袋,恍然大悟,责备自己确实疏漏了这个人才。 刘秉忠,按理来说出身成分不好,乃是伪军汉jian之后,漳河战役之后,才倒向高俊,一直以为自己的人生大概就止步于此了,没有想到何志野却对自己相当看重,大力拔擢,甚至让他参与河北路机关的组建,这让他欣喜莫名,,士为知己者死,他这段时间干的不错,提出的观点老辣,务实,根本不像是20多岁,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这位原本时空里忽必烈最重要的谋主,现如今成了三人团任命的河北路机关主要负责人之一,不过他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留在高俊营中帮忙参赞军务,作为河北路机关和高峻军方之间的联络桥梁,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场大战做准备。 大战在即,高俊本来也是想尽可能的沉下气来的,还特意抽了点时间批准了李政府最新颁布的汉字标点符号方案,要求底报全部使用新方案进行书写。此外,还在著名的“黑皮书”上面刊登了自己的新文章《呼吸系统》,继续为完善医学做贡献。更甚者,他还抽空编了一首儿歌,潘正收养的那对兄妹也很多高峻的喜爱,这首儿歌是他写好之后寄给还留在河东的潘政的。 但是很明显,有人并不想让高俊太开心,就在一天后,李潇琪和殷敏想要再来探望高俊时,又一次的被我拖拦住,据这个傻头傻脑的蒙古人所说,高郎君今天收到了从根据地来的信,气得大发雷霆,摔盘子摔碗,说要立刻返回根据地。 “那封信是有关什么内容的?你们通知何先生他们了吗?”李晓琪吃了一惊,伸手去推门,想要劝慰一下她的高大哥,但一个花瓶径直的飞了过来,砸了个碎屑漫天:“滚,都给我滚!” 李潇琪诧异的,回头望了望尹敏,后者也惊讶的吐了吐舌头,两个人这么久也没见过高俊生这么大的气,骆驼也愁眉苦脸的说,他也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程元凤已经去通知何先生了。 高俊确实生气,这次根据地来的信,内容让他气得七窍生烟:,翟诚信听说高俊在太原,建立公审法庭,进行司法审判的事情,也意识到高俊这是在敲打自己,所谓司法院的工作进行得不够好,他的回复也非常简单:郎君能者多劳,老朽实在跟不上了,愿意就此辞官。既然郎君为了一时痛快,就可以在太原开设新的军事审判院,那么山东司法院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一并撤掉还干净。 高俊气得血压都高了,如果不是司法院,在法律制定工作中一直,裹足不前,搞得高俊根本就无法可依,哪还有必要连续加班几个日夜,搞一套太原审判?,现如今可好,这个宅诚信还倒打一耙,好像是高俊不对,不符合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