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五 赵宋议迁都
书迷正在阅读:公子撩宠异能妻、末世之全民职业觉醒、大都灵时代、农门妇贵:枭雄战神,心尖宠!、足坛偶像、盗女魔妃:腹黑爷,求少点套路、美漫之无限通灵、田园蜜宠:哑妻,有点甜、从一人之下开始穿越、传奇女玩家
“百里加急宿迁失守” 呼喝中,马蹄翻飞,信使一路狂奔向汴梁城。 这不是宿迁派出来,而是附近州府得知宿迁失陷后,派出来的报信使者。 听到此等消息,百姓都是惊惧异常。 “宿迁破了,大军没了,明贼不日北上,东京必成危城。” “完了,大宋完了。” “快快快,收拾家当,出城暂避去。” “不好,这京官没法当了,只是吏部已经禁止官员外调,为了保命,只能辞官去了。” 百姓、官员议论纷纷,各自筹谋后路。 不一刻,诸位大臣齐聚金銮殿。 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沉默。 赵佶眼睛红的吓人,恶狠狠地盯着殿中群臣,犹如择人而噬的猛兽。 气急败坏是他的情绪,怒急攻心是他的心态。 群臣也是如芒在背,冷汗直冒。 前线大败,大宋岌岌可危,然而,众人一时半会却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来。 能调集的兵力都调集了,总不能把守卫京城的万兵再派出去吧? 就算不怕京城空虚,派去哪? 汴梁城可是在黄河南岸! 不论陆路还是水路,都有许多关卡要守。 把汴梁守军全派出去,也就三两千人,济得甚用? 处处设防,便是处处不设防,这个道理朝堂的人都懂。 沉默中,赵佶开口道:“拟旨,童贯舞弊擅权,丧师误国,辜负皇恩,诛其九族!” 嘶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赵宋一朝,确实是宽刑,株连九族的勾当,出现的次数相当之少。 此时童贯被诛杀九族,众臣心中都是惴惴不安,生怕自己也会落的同一下场。 然而,蔡京等与童贯交好的不敢劝,生怕引火烧身。 赵佶都快疯了,这个时候再劝,岂不是火上浇油? 赵鼎这样的铮臣是不想劝,他们恨不得童贯之流通通死绝才好呢。 不一刻,诏书拟好,赵佶确认无误后用印,各有关官员签名。 禁卫持诏书,查封童贯府邸,拘捕童贯家眷,自不待言。 处理了童贯,赵佶稍稍冷静下来,喝问道:“目下情势危急,可有良策?” 曾随宋江征讨王庆的武学谕罗戬出列,拜道:“为今之计,当速速令人查明前线情况,尽可能收集军兵。 其次,当令景德镇大军回转,以保存有生力量保卫汴梁。 再次,令南方各地尽起府库,设立团练,以防贼人趁势扩张。 再则,当于各路调集兵丁进京,择大将统筹防御,防备贼人趁势来攻。” 想到罗戬颇为谋略,破王庆之战中素有功劳,此时又有计策,赵佶道:“拟诏,迁罗戬为枢密使,全权掌管东京防务事宜。” 罗戬感激涕零,拜道:“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重托。” 赵佶勉励了罗戬两句,道:“目下,东京距离贼军前线不过六百余里,贼人随时可达,诸卿可有良策?” 作为头号赵吹,蔡京立刻秒懂赵佶意思。 赵佶怂了,想跑路。 当然,这不是逃跑,这是战略撤退,以空间换时间。 蔡京拜道:“臣昧死请奏,东京处于黄河南岸,可行军路线成百上千,并不足守。 再则,东京城内百姓潜逃大半,粮食供给困难,军用不足。 臣愚意,当迁都往长安。 其利有四:一,中枢距离贼军路远,安全无忧,可集中全力剿灭贼军二,百里秦川有秦岭之险,亦有潼关,地势易守难攻三,关中距离益州路近,粮食物资转运方便四,关中多出精兵,可就地募兵以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