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逆言
伴随着瑟瑟秋风,天气渐渐转凉。 一夜未曾入眠的皇帝神情间难掩憔悴。 费青礼心里惴惴,虽是垂着头,眼角余光却在偷偷地打量皇帝。 三日,三日是黑衣人给的时间。 果然,黑衣人没等到皇帝的答复,便采取了行动。 不过是一夜之间,淮城的大街小巷里便飘飞出许多诸如官府告示之类的纸片,有的张贴在墙上,有的插在大户人家的门框上,有的随秋叶散落于地,其上写着当今皇帝为了集权,枉杀大綦开国功臣等等。 衙役们虽然在第一时间将这些纸片收拢,但已有不少民众看过,如此重磅的消息,无异于一声惊雷炸响在民众中间,自然惹得民众议论纷纷。 纸片上虽然没有写明大綦开国功臣是谁,但稍有见识的民众便也明白必定是指武神王无疑了。 当年京城传出武神王谋逆的消息,民众哗然大惊。 那时大綦才刚刚建国五年,国祚尚不稳固,民心也才刚刚安定,却曝出这等惊人之事,自然使得百姓人心惶惶,害怕又会天下大乱。所幸皇帝英明,预先窥得武神王的野心,一举诛杀武神王及其余党,从而令天下太平。 竟然是冤案吗? 皇帝为了集权? 那岂不是说皇帝忌惮武神王功高盖主,害怕武神王有朝一日夺了他的皇位,所以先下手为强,设计除掉武神王… 这样的议论虽然不敢高谈,但免不了私下窃窃,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淮城传开。 淮城里不但住着普通百姓,且还住了不少兵将的家眷,此事自然也传到了军中。 入伍早的老兵们便忍不住想起当年神武王的英勇,一阵唏嘘感叹后又神情肃然地告诫自己手底下的兵,千万不要学那些百姓,当心祸从口出等等。 小兵们嘴里笑着应是,心里却止不住地乱想。 此事大人们越是讳莫如深,他们便越是好奇。 武神王真的谋反啊? 他要是真的想反,当初又何必竭力扶持陛下上位? 他要是真的想反,完全可以调动武神军直接杀上京城嘛,又何必多此一举,在群英殿上众目睽睽下去杀太子,那不是自寻死路嘛… 这连普通兵卒都明白的道理,大人们自然比他们看得更明白。 正因为看得更明白,所以才讳莫如深。 自古皇权凌驾于一切之上,即便猜到这其中另有内情,但为了自保,也不会做那只出头鸟。 原以为这事会永远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谁知事隔多年,竟又被人提及,且还大逆不道地剑指皇帝… 杨北城跪在那里,神色坦然。 他是来请罪的,一夜间淮城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这个淮城守将难辞其咎。 与他一起跪下请罪的,还有淮城县令卢修和。 此时卢修和的心里比黄连还苦,原以为陛下驾临淮城是件很荣耀很风光的事,只要招待好了,得了陛下的青睐,升官发财指日可待…谁知一向风平浪静的淮城,自打陛下来了之后就风波不断。 他现在再也不做升官发财的美梦了,唯愿陛下平平安安,最好现在就离开淮城。只要出了淮城的地界,就没他卢修和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