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错误的政策
一个民族需要壮大光靠自身造血是不行的,兼容并蓄这种事从炎黄时期便开始实行,于是华夏大地无论经过多少厮杀,最后留下的都是写着毛笔字,说着中国话的黄种人。 文明随着地域的扩张而扩张,语言随着统治人群的变化而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文化。 草原上的统治者无论变换多少族群,最终记录下他们历史的只有汉字,而姚州这片大地甚至连部族之间的语言都不互通,侯大宝觉着这才是将他们纳入华夏文明的大好时机。 苏定方对侯老爷子十分信任,将手中的民生刑狱文书都转到了刺史府,自己只留下统兵军械这一类的权利。至于财政,你指望一个还在施行以物易物的地方能收到多少钱财。 侯老爷子很有自知之明,文书收下,反正自己也不识字。各县事务照旧,刺史现在的任务是了解情况收买民心。最讨下级喜欢的便是侯老爷子这种上司,既舍得放权又不混乱插手,三县官员满意的离去,只留下老爷子带着一帮护卫开始收拾刺史府。 被弄到羁縻州做流官的不是得罪了朝堂,就是想学班超闯下片基业。 很明显,上任刺史是被贬官的,这点可以从空荡荡的刺史府就能看出。谁家离任连净桶都带走的,如果不是拆房梁会被弹劾,侯大宝估计连刺史府都不会存在。 床榻倒是留着,可说是床榻不如直接称为地板,竹竿扎成竹排状,铺床草席就是凉塌,弄张床单就成软塌,怪不得今日起来腰酸背痛,原来是床板不平的缘故。 床是小事,厨房问题才大,枯树枝搭的屋顶也不知用了多久,黑糊糊的如同火灾现场。路怀站在门口骂了半天,前任刺史连大锅都拆了卖掉,想烧水洗澡都不成。至于茅房就别提了,根据侯老爷子回来后的痛苦样,侯大宝决定先出去买两木桶应付着,实在不行木盆也行。 苏定方想的周到,快中午时几个唐军便推着车过来,上边锅碗瓢盆都全乎,还很贴心的放了两捆干草,说是晚上熏蚊子用。 农历九月的姚州不算太热,可路怀依旧光着个膀子在打扫,后院空置不是一天两天了,杂草长的快赶上高粱。关中的小镰刀在这还不如横刀好使,一挥就倒一大片,侯大宝捆得心烦意乱,很想放把火给点了。 十六个护卫加上敬君弘和路怀,兰松,还有一个号称被贬官过来的杨长史,这就是侯老爷子刺史府的全部人马。没衙役,没丫鬟,甚至连喂马都是侯老爷子亲自兼职,堪称大唐第一穷衙门。 收拾完刺史府,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侯老爷子招呼大伙都到后院洗澡,反正没女眷,一帮汉子连兜裆布都不裹直接站井边冲凉,香胰子多的是,不怕洗不干净。 杨长史头次见这玩意,拿手里老打滑,涂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才算完事,还没冲洗呢就想穿衣服,叫侯老爷子给拉住了。 “不瞒刺史,下官自从贬职到此,莫说香胰,便是澡豆都三年未见,这要是冲洗下去,下官怕往后再也见不到喽!”杨长史边说边擦眼泪,估计被泡沫辣了眼睛,越擦越用劲,亏得敬君弘反应快,一桶水从头浇下,杨长史这才抹把脸把眼睁开。 “下官失礼,让上官见笑了!”杨长史红着眼睛给老爷子行礼。 “往后可不敢再这么多礼,要不老汉受不住。”侯老爷子本来就不是混官场的人,最怕礼节多。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望长史收下,一会小子还有事向长史请教呢!”侯大宝趁机捧块香胰做人情,省得这家伙再感慨。 刺史府的大堂连张桌子都没有,侯大宝拿来几个草团放上,又让路怀烧了锅茶水,就开始询问姚州的情况。杨长史在得到侯老爷子的许可后才叹了口气,拿跟木棍沾些水在地上开始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