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神棍在线阅读 - 69 解在草原

69 解在草原

    草原上的蒙古族头人或许见识浅薄,但不代表他们智慧不足。当魏伯元将萧平的谋划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这些台吉们听后,立刻就意识到了羊毛贸易下大明朝隐藏的险恶用心。

    一旦羊毛成了草原牧民的生活支柱,能够不用流血就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资,谁还愿意提着脑袋去打仗?

    然而一旦失去了战争这一重要的砝码,台吉们也就失去了政治合法性。这是所有台吉们都绝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抵制大明朝的经济殖民成了所有与会台吉的共识。毫无疑问,晋商就是他们最天然的盟友。

    蒙古诸部落拒绝向大明朝输出羊毛,宛如一记重拳狠狠打在新兴的纺织业工厂主的头上。

    消息抵达西苑的时候,正是萧平与冯景瑜见面的第二天。这个时代的人,即便张居正也无法准确意识到这一消息代表着什么。但萧平却很清楚,这就是贸易战的开端。

    萧平天然的对政治有着一种厌恶;对于他而言,促进大明朝的科技发展,尽快缔造出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但工业革命离不开资本主义的推动力。不能解决羊毛进口问题,整个资金链就会断裂。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万历同样对这件事十分恼火。一个皇帝如果不是被财政缩水逼到忍无可忍的地步,绝不会出现后来那种对金钱有些变态的执着。

    万历朝几十年,大明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偌大的帝国不仅没有给皇帝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反而要皇帝不断向里面投入资金。

    被财政问题快要逼疯了的万历,对纺织业合作社给予了厚望。

    但草原上的牧民不愿意将羊毛卖给大明,这让万历满肚子怨气没地方发泄。羊毛是人家的,人家不卖能怎么办?

    万历到是很想出兵给这些有钱不赚的草原蛮子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如果放在后世的美国,这就足以引起长达几十年的中东战争。

    但放在十六世纪的大明,士大夫们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认识。这个时代还处在人类从自然经济走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新兴资本主义的代表们还没有获得足够的政治话语权。

    即便是张居正,也将解决财政问题的核心放在了对内的改革,而非对外的掠夺上。中原民族之所以厌恶战争,就是因为我们相对于周边地区来说太过于富饶。

    每一次战争都是一次亏本的买卖,不能从战争中获得利益,当权者自然就对战争不感冒。

    万历在朝堂上罕见的大发雷霆。但很快京城里就掀起了一股批判的浪潮。

    以一名言官撰写的“社论”为开端—为什么羊毛不卖给天朝;一文为开端,整个士林清议开始将矛头对准了纺织业合作社。

    在他浅薄的经济学认识中,从结果反推原因。便得出了一个在萧平看来无比荒谬的观点。

    草原上的牧民为什么不愿意将羊毛卖给天朝?自然是因为天朝不行王事,不够仁德。而在过去却从未发生过这种怪事,仅仅是在纺织业合作社出现后,草原牧民就不愿意将羊毛卖给了朝廷,这充分的说明了纺织业合作社才是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