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功德无量
次日清晨,萧平起了个大早。在冯景瑜的帮助下穿上祭天大典时的那套北洋元帅服。 骆思恭并不参加这场盛会,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大约上午十点,两宫太后与皇帝携带群臣勋贵抵达西苑。 有消息灵通的百姓已经从各种渠道得知了玄天道尊秘密返京;清晨就扶老携幼跪伏在自家大门前,头顶香炉,向着西苑方向默默祈愿。 萧平默默站立在试验田大门外,一番冗长的礼仪后,他与万历相互躬身行礼。 群臣勋贵看向萧平身后的大门,全都在窃窃私语。玄天道尊从天上带下来的仙葩成熟了,这是神话传说里才有的桥段,竟然真的在人间上演了? 今日如此兴师动众,召唤满朝文武勋贵而来,大门里面又该是怎样的一副光景? 就在众人纷纷交头接耳时,玄天道尊萧平轻喝一声:“开门!” 神秘的大门缓缓拉开,一条长长的羊毛地毯铺设在中间。 “请人皇及两宫太后,朝臣勋贵入内!”萧平朗声道。 万历耸了一下鼻子,这才点点头,当先朝大门走去。 高壮的玉米已经变黄,金灿灿的甚是喜人。 万历记得一个多月前,这些庄稼还无甚奇特之处。 但今日一见,一根根粗壮的梭形果实已经撑开了外面的青绿,露出一抹黄灿灿的颜色。 “这是?”皇帝还在疑惑,都是小户人家出身的两宫太后当即就惊呼出声:“这是……这是……麦子?” 永远不要小看大明朝的士大夫,在这个农为本的时代,皇帝都需要偶尔亲自耕地作秀,即便是提笼架鸟的勋贵在农业知识上也远不是萧大仙人能比的。 “此真乃神迹也……”申时行忽然老泪纵横!他虽然古板,但并非五谷不分之人! 这庄稼分明就是放大版的麦子,看着后世多年改良出来的玉米,那沉甸甸的果实,一株怕就不下十几斤? “大明中兴有望矣……”张居正喃喃自语,哪怕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仍旧不免被眼前的这一幕所震撼。 老张从小就生活在富贵之家,钟鸣鼎食,即便没有亲自务农,也多少有些了解! 沉甸甸的玉米,闪烁着金黄的颜色。富贵而祥瑞! 他心中不由得想起一句诗来:“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在场的太监哪一个不是家里活不下去了,才会把孩子阉掉送入宫里?要说对这天下民生疾苦最了解的,莫过于内庭诸位大太监。 冯保在见到玉米的第一眼,就彻底震撼在当场! 他至今都无法忘却,年幼时随着母亲一起务农! 他隐约间记得,自己家里当年是一片麦地。 那年也是秋季,母亲弯着腰,一捧,一捧的用镰刀割下麦杆。 那麦秆纤细的可怜,只要一阵风就会倒下! 母亲说,交完租子和皇粮,剩下的也只有他们一家勉强度日。 母亲说,家里穷,养不起这么多孩子! 那一晚,母亲搂着小冯保,喃喃自语:“孩子,娘对不起你,娘没用,养不活你了。娘不能看着你饿死,只能送你入宫,兴许还能混一口饱饭。” 当时他隐约知道自己将失去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他搂着自己的母亲,心里却想着,若是麦子能长得比娘还高,那是不是家里就能养活自己了? 扑通…… 从来都喜怒不形于色的冯保竟然直挺挺的跪倒在地上:“娘啊……若是早些年,若是早些年……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