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神棍在线阅读 - 149 稳坐钓鱼台

149 稳坐钓鱼台

    张龙象做实验的这段时间,萧平也没有闲着!

    萧平和吴兑、方逢时共同草拟的参谋部制度;不仅是一种向近代化军事制度转变的改革;更是一种针对大明朝卫所制度的改革。

    大明帝国刚建立时,在省一级设置都指挥使司统筹卫所;但到了万历朝,卫所制度几近破产,取而代之的则是总兵官制。

    但卫所制度却并没有因为设置总兵,巡抚,总督等职务而消失,这就造成大明帝国的军制,机构重叠,责权混乱。

    宣府,在卫所制上又划归为万全卫,张家口堡属于万全右卫。

    因此,万全卫自然有属于自己的都指挥使。但宣府又设置了军镇,由总兵统辖。

    总兵与都指挥使互不统属,但职权却多有重叠。

    从主要职责上看,卫所制度更趋向于军事训练以及军事行政工作;总兵则更趋向于军事指挥工作。

    如此一来,将都指挥使司整改为参谋部制,便是题中应有之意。

    如果再将言官看作是参议员,那么巡抚、兵备道等则类似参议院特派专员。

    剩下的边镇总兵官制度则可以明确为师团一类的军事单位。

    再加上一个负责宣传统战工作的镇守太监,整个大明帝国的军事制度颇有几分中西合璧的意味。

    岗位职责的模糊化,恰恰就是历代皇帝故意为之的产物!一群因岗位职责模糊而打嘴仗的官僚,最终只能把裁决交给皇帝。

    只要皇帝始终捏着这份裁决权,他的权力就始终不会丢失。

    但官员们显然更希望岗位职责明确,责任与权力对等。

    万历毕竟还年少,因此一时间还没有看透文官们在参谋部制度上的险恶用心。

    新任兵备道最终确定为詹事府詹事王锡爵担任,加御史衔,入都察院,差遣张家口兵备道。

    还在詹事府时,万历便觉得王锡爵此人略通兵事,且为人刚直,不阿附张居正一党。

    充任张家口兵备道恰恰是最适合的人选;晋商们也同样和张居正一方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大明朝商税不高,但私人的杂费甚多!抛开意识形态方面不谈,仅就事论事而言,杂费是跑不掉的。但别人都通过逃避商税降低成本,若自己不这么干,如何占有市场份额?

    发展到后来,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凡是不能避税的商人就意味着没有后台;沿途大鬼小鬼就能吃的你骨头都不剩。

    避税已经成了一种商业上的“合法通行证”

    甚至一些比较廉洁的官员都会认为,跑商不逃税,是不是有猫腻?是不是在贩卖违禁品?

    但张居正因为张家口的新商业模式看到了一条改革商业税的路子。

    然而老张却并没有意识到,张家口的工商业税收是基于广泛程度的全民参与。

    从大同出发一直延伸到天津港,大工业化生产模式,让沿途的士绅胥吏都能从中分一杯羹。

    别人家的买卖不当回事,自己家的买卖可不能乱来。谁敢在途中乱伸手,整个体系内的人都会针对他。

    依靠这种对市场秩序自发性的维护,这才让工商业体系在大同至天津一线得以良性发展。

    如果将目光延伸到江南,萧平的大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产品同样在逃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