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师叔
再举个例子,白莲教,如若不是清代起义造反,在历史中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白莲教这种自唐宋便有流传的所谓民间宗教结社,又会有几人知晓了?而又有几人能知晓其教义是源于佛教的净土宗? 白莲教最后源何发展如此迅速,规模能够达到那种程度,根源在于其更适于最底层老百姓所需,教义简单易懂、修行简便,甚至被利用做组织人民反抗压迫的工具了。 宗教究竟为何物?它原本是古时由于人类对宇宙的未知进行探索时,用于表达人类对于那些不灭星辰的渴望追求,对于神秘未知的敬畏及崇拜,而形成的一种信仰。 在那之后,逐渐完善成一系列的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用典籍的形式加以固定,用各种仪式以及外表样式来进行区分。 精英人士与绝大多数底层民众的需求终究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都有极大差异。 因此,封神这本书,真真可以说是写得极好了,迎合了“当权者”者的需求,赞扬了正义必胜的理念,顺带弘扬了一下道教文化,以神鬼志怪的形式进行了传扬,艺术水平不可谓不高。 然而,那被踩在脚底的通天教主,被鸿均道祖带回去的通天教主,以及被碾压的教众,就在群众的欢呼之下,没人在意关心了。 故事精彩,不就可以了吗? 通天教主,多么威风的名号啊,诛仙剑、戮仙剑、绝仙剑、陷仙剑,天道第一凶器,多么凶狠的名字啊,诛仙阵图,天道第一凶物,全部都是杀杀杀杀杀。 有伤天和、有违人道,所以最终难逃灭教的命运,也无法镇压气运,结局早已注定。 然而不杀又如何争,不争又如何能活?如何能够生存下来? 小说中有真有假,可谁能知道其背后真实的故事呢? 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演,这样看来,截教不也就是一个被镇压的白莲教的故事吗? 只不过,这些人相较而言要更为神通广大一些罢了。 至于通天教主实力堪比三清,到底是小说杜撰有意提高,还是真的便是如此,那就不得而知了。 张宏阔也许知道一些这其中的事,也许不知道,反正他也没有想要详细解释说明的意思,仅仅是简简单单提到了一下青萍剑,这个世人皆知的通天教主的佩剑。 张宏阔虽然如此做了,但他却觉得,即便自己不详细解释,对方似乎也是知道一些内情的,而且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将通天教主当做一个故事小说中的人物,也不是仅仅将其理解为故事中那样的人。 而是真的清楚这个人的故事,看对方的神情,似乎也不需要自己多加介绍些什么。 张宏阔也没办法揣摩那么多,更不敢直接询问,便自顾自地继续道:“我这位师叔气不过,竟数次偷偷潜入那禁地之中,想要取得那传承。 然而我师父所料不差,他的心性的确不合教主心意,我们师父并不是不愿让他接触,而是知道他没办法碰触获得什么,为了不打击他,便干脆不让他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