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忘忧仙在线阅读 - 365-饥饿

365-饥饿

    “习题”太多也真是烦恼啊!嬴小童头一次产生了有些厌烦的情绪。

    原本她在山中的的确确算是读了不少书的,可是道教经典多是养生求道之法,与她的相性并没有那么合适,她更想学习了解一下易经推算之术,还有阵法符文的介绍学习,又或者是详细剖析讲解人类心理变化的书籍。

    最后那个在许多大型图书馆里倒还是能够找到一些,但前面两个就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找得到的了,所谓法不传六耳,除了不能告诉第三人的含义,也有不能形诸文字的意思。

    天地法则、世间规律,皆有迹可循,但并非所有的都能用文字形式来记述表达出来,这其中不光有表意理解之间会有差异的原因,更多的时候这些事物是没有办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唯有真真正正的去感受去感知才能有所体会,也就是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当然,也有文字功底高到一定境界之人,也许能够成功的将一些感受描绘出来,但那样文字通常也就会变得较为晦涩,也许描述的确实很真切了,但困难也就转移到理解之人身上来了,又有几人的水平能够成功理解透彻呢?

    并非粗浅的言语无法描述,但限于文字表述能力,越是直白的话语则需要越长越多的文字来介绍,有时甚至还难以完全阐明。

    若是晦涩的文字来进行描述,则若要完全理解,读者的知识水平也要接近与描述之人,起码不能相差太远,否则便有如读天书了。

    这并非是其他原因,主要是文字能够承载的知识量有限罢了。

    要说最好的方式,那自然是以彼身代己身,亲自体验一番是最好不过的了,但那终究不可能实现,不说人永远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这种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各人的理解能力因为其知识层次、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等等因素皆有差异,同样一杯水,有人感觉热,也有人感觉温度刚刚好。

    所以很多概念、感受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哪怕记录下来,个人的感受也很难真切的传达给后人。

    所以,传承这种形式是真好,以意识层面的感受径直让对方能够感同身受。就像这么一句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清风拂山岗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所谓清风,风力是几级,吹拂在山岗上又会是怎样一种感受?

    而明月照大江则更为抽象了,作者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连同上一句来理解,是想说明月的亮度很高敌人很强,还是说月光照耀无所谓,还是说有多种含义同时并存呢?

    传承则给了你一种更加具体的含义,更加具体唯一的解释,不用你再去猜测解读,抓破头皮也无法判断。

    不过这种方法有好有坏,好的是能够比较准确无误的将传承转达给后人,不好的则是祖祖辈辈全部依靠同样的传承度日,也就少了思考变化与进取的动力了。

    毕竟有一条已经开拓出来的阳光大道可以走,自己再妄加揣测谋求变化,若是成功了也罢,若是失败了引起反噬又该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