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我的儿子喜欢男人(1)
那充满了无奈、退让与绝望的男声刚落下,云裳神识一转,她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下一个轮回里。 眼前是一片黑暗,并非天色的缘故,而是这一世的自己,本就闭着眼睛。 不用睁开眼睛,也不用去看四周的环境,光是听到先前那一声绪复杂悲伤的男声,云裳已经知道自己到了哪一个轮回了。 这一世的自己叫做裴君,嫁到了当朝忠勇候沈家,育有一子二女,现在在她面前说话的男声,正是她的儿子,沈云书。 “母亲,母亲……”沈云书的声音中带着隐隐可闻的颤抖,“……我都依你,我都依你。” 云裳微微睁开了双眼,看向这个被自己bī)到了绝境的儿子。 沈云书是她唯一的儿子,从小她就在他的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希望,而这孩子,也的确从未让她失望过,如今眼见着大好前途就在他的面前展开,裴君以为自己终于熬出了头,却不料就在前些子,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砸在了她头上。 她的儿子,精心教养长大的孩子,竟然跟一个男人搞在了一起,不清不楚。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裴君压根就没相信这话的真实,只以为又是有人想要栽赃陷害沈云书。 可到底无风不起浪,她便叫了沈云书边的人过来,想要调查一番。 却不想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这事竟然越来越像是真的。 裴君不敢相信,当即叫了沈云书来问话。 沈云书从裴君从小敬重有加,他虽然一心瞒着裴君,却不愿欺骗她,面对裴君的问话,他选择了沉默。 裴君如何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当下她被吓得昏厥了过去。 再醒过来,裴君就bī)着沈云书跟那男人断绝关系。 沈云书不依,她便将他扣在了家里,不许出门,又调查了那个男人的份后,亲自上门,威胁震慑。 不想那男人也不好对付,若非顾忌事闹大了,对沈云书、对沈家、裴家都不利,裴君只得先暂时按捺下对那男人动手的想法,转头好好地劝沈云书。 可是,从小什么都依自己的儿子,这一次,却无论裴君怎么说,都不点头。 反过来,他还哀求,想要裴君成全他。 裴君怎么可能成全他? 沈云书是侯府唯一的嫡子,承担着侯府的荣耀未来,他将来不但要继承侯爵之位,还要将其继续传承下去。跟一个男人在一起,先不说违背人伦、大逆不道,光是绝后这一条,裴君就不能答应沈云书。 她用尽了手段,却依旧换不来沈云书的回头是岸。 裴君知道时间越是拖得久,这消息就越是瞒不住,若真传了出去,她儿子这一生就真的毁于一旦了。 心中一发狠,裴君以自为要挟,告诉沈云书,若他非要跟男人在一起,她就死给他看。 沈云书果然就慌了。 眼见着方法见效了,裴君赶紧地就开始给沈云书相看配对的姑娘,想着只要成亲了,一切就好了。 但她没想到的是,沈云书答应了她不再见那个男人,却宁死不答应相亲,更不成亲。 他告诉裴君,他可以答应她,不再见那个人,但他的心中已经有人,不能再去娶人家姑娘,那是耽误别人,是不负责任。 裴君没想到,好不容易让沈云书跟那个男人断开了,他竟然想要终不娶。 两母子再度僵住了。 这一次裴君再度用自己威胁沈云书,但沈云书却死咬着不松口,最后就导致了现在这一幕:裴君以绝食威bī)沈云书,他若敢不娶,她就死给他看。 相对之前只是口头的威胁,这一次裴君体力行,沈云书从一开始的倔强到现在,眼见着裴君体撑不住了,他苦苦哀求之下,终于认输,答应了裴君的一切要求。 上一世,沈云书答应了裴君之后,裴君迅速地挑选了门当户对的姑娘,就要跟沈云书成亲。 却不想就在这个时候,沈云书喜欢男人的事,传遍了大街小巷。 那定亲的人家也听到了,他们找到了裴君,说要退亲。 裴君自然是矢口否认,告诉对方外面的都是谣言,不可信,让对方安心。 然而,对方却一口咬定,不能拿自己的女儿冒险,不管外面的谣言是真是假,一定要取消这门亲事。 沈云书这事,本就闹得沸沸扬扬,但再闹,也没一个人拿得出来真凭实据。 所以,只需要当事人跟沈家咬死不承认,这事,最终也只会慢慢地冷下来。可现在,在这个节骨眼上,若是让跟沈云书定亲的人家退亲,理由还这么不清不楚,只怕这事,没有也变成有了。 裴君想得很明白,坚决不同意对方的退亲。 但对方的态度也很坚决,就要退亲。 最后,裴君都用上了威胁。 对方无奈,只得做出让步,要求更换定亲的人选。 裴君也知道对方能做到如此地步也属不易,便是对方最后选定了一个庶女,她也没说什么。 随着亲事定下,再到庶女嫁到沈家,京城里关于沈云书的“谣言”,慢慢地也跟着消散了。 以为度过一劫的裴君,立马就发现新的问题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沈云书不圆房。 一气之下,她给自己的儿子下了药,让他跟新媳妇圆了房。 原以为只要沈云书尝过了女人的味道,就会迷途知返,但她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清醒之后的沈云书,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选择了自尽。 不过,沈云书没死成,他被救了下来。 裴君被吓到了,她哭着求被救下来却宛如死去了一般的沈云书,她求他活下去。 沈云书看了她很久很久,终是默默地点头,答应了她。 那之后,母子俩的关系,表面上看似乎是变回了从前的样子,但裴君知道,自己儿子的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 再过了一些年,沈云书与那庶女从家族中选了一个孩子过继。 他们对那个孩子都很好,裴君也喜欢那个孩子,一家人似乎久违地其乐融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