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双双归来
夜幕下,博野县衙沉浸在一种久违的安静之,衙大小官吏心知肚明:近日以来,能在此处做主的,再也不是祁知县。 酒,喝不得。玩笑,开不得。连出入都没那么随意。偌大的县衙,简直成了一个硕大的牢房,只不过可随意走动、吃喝而已。 同时,还有一层隐隐的担忧,甚至于阴霾,此刻正笼罩于其。 仲逸与樊予在房间随意说着话,下午二人轮番训示县衙诸官吏之后,最后都有些口干舌燥了。 县衙大门口,靳睿早搬来一把木椅,此刻他正稳稳坐在那里,一旁的差役虽一如既往站在门口。不过,他们的存在,如同那把木椅一样。 是个摆设。 此刻,县衙只有这一道门开着,但只可进、不许出。 所有人吃住都在院内,好在县衙足够大,如今天气尚可,随意将讲究,一晚也过去了。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莫说靳睿一人把守大门,是再来十人又能如何? 县衙大门何止一个?除去正门,还有后门。随便一处便可翻墙而出,想要出去,办法多了去了。 除非,里里外外围个水泄不通才行。 眼下正逢风口浪尖,在这种情形之下,谁又会冒风险出去呢? 此地无银三百两,为免招来嫌疑,所有的人只得乖乖听话。 今晚,又有多少人彻夜难眠? …… 鄱家庄,里长家。 “这位大人,小民方才都给你说了,那都是村民谣传,小民一个庄户人家,岂会在县衙有亲戚?是几个熟人、熟脸而已,人家给个面子,才来家做客”,里长再次说道。 听石成说明来意后,里长急忙叫人端饭菜,还取出一壶好酒,招待客人的态度,简直是虔诚极了。 “繆大柱夫妇被杀那天,你家都来过些什么人?”,石成的脾气不太好,耐心似乎也非常有限。 “来过两个,不过,日落之前早走了”,言语间,里长那高高瘦瘦的身子急忙弯腰奉茶,脸满是笑意。 即便是小小的里长,也学会了招待衙门人的套路。 “噌”一声响,石成手刀刃已抽出大半,灯光下,微微映出一道寒光。 “啊?……”,里长一声哀求,竟突然跪在地,浑身哆嗦起来“大人要问什么,小民实话实说,实话实话,请大人万勿要了小的这条性命啊”。 所谓快刀斩乱麻,有时,一把快刀,确实抵得千言万语。 尤其,是对待那些心怀不轨,又贪生怕死之辈,更有效了。 “说,那日,来你家的人,是谁?”,石成顺势将刀刃一侧靠向里长的脖颈。 “是严元桥,还有马良”。 “他二人在县衙是何职务?”。 “严元桥是县丞,马良是个差役”。 “他们与你是何关系?”。 “严元桥是小民内人的一个表亲,马良与小民的爹爹沾点亲”。 县丞?石成心泛起嘀咕:“怎么说,这也是个八官,在一县也是仅次于知县的二号人物,为何会对一个山野村妇情有独钟?”。 不过,县丞毕竟不同与知县。 况且,不在县城居住之人,若非有事到县衙,恐怕一辈子没见过知县的人大有在。 更何况是一个县丞,来这小小的山村,又有里长的刻意隐瞒呢? 如此一说,村民对这个严县丞陌生,也不足为怪。 “那日,他们二人是何时离开鄱家庄的?”,石成继续问道。 “午后,午后小民招待他们用了些茶水、野果之类,他们便起身告辞”,里长磕头如捣蒜,连连求饶。 “你说的可是实话?否则,小心老子刀剑无情”,石成用力过猛,竟将刀刃逼到肌肤之。 “啊?流血了,大人,这是血啊,小民说的都是实话啊”,里长急忙用手抓住刀背,颤抖间,额头层层热汗冒出。 “嗖……”,门外一阵声响,屋内灯光连连而动。 “什么人?快出来”,石成立刻随风而起,刀出鞘、步如弓,俨然一副应敌之势。 “是小民的家人,想必是为大人准备吃喝所用”,里长急忙前解释道。 “大人……,原本是为你刚刚煮了热汤送来,不想惊动了大人”,门外一个妇人走了进来,她的身后是一名年青男子。 “大人,这是小民的老伴,她身后是小民的儿子”,里长见到二二人确是家人后,长长舒口气。 “出去,没有叫你们,谁也不准进来”,石成看着妇人手确实端着汤盆,而身后那人拿着的则是小碗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