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题材
文学之光这个说法,薛晓雪这样的学生是完全不清楚的。 不过作为树阳高中毕业,前文艺部部员的柳杨却是十分了解的。 在他那个年代,整个树阳高中的文学气息十分浓厚,文艺部的人气也非常的高。 整个文艺部的部员人数稳定地维持在100人左右。 正因如此,部室内总是相当的热闹,对不同小说文学感兴趣的团体自成一派,各自探讨着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就好像刚才柳杨看到的一幕一样。 而文学之光就是在那个时期被某个小团队所提出的比赛概念。 那是一种比拼的模式,在一个时期内,不同的团体各提交一本自己团队创作的小说文学。 然后由所有的部员们进行投票。 票数最高的作品就是当学期的“文学之光”。 在当时的文艺部内,要获得这个头衔可是相当不容易的。也是因此,能够让自己的作品获得这个称号,也就成为了所有文艺部部员的梦想。 在今时今日,已经日渐冷清的文艺部,当然就没有再进行这样的活动了。 就连部员的基本人数都凑不齐,竞争者都没有的情况下,比赛根本就是无从谈起。 这种情况在“文艺研究部”成立了以后,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柳杨成立这个课外社团原本也是有着自己学生时代的情怀在,除此以外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不过在文艺部的部员们和社团老师王雄看来,那就不一样了。 这是一种竞争。 是想要对“文艺部”取而代之! 有了这种想法以后,他们马上就将“文艺研究部”视为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那么,在有了竞争对手的情况下。 自然而然的,“文学之光”。 这个饱含着树阳高中传统的头衔又开始出现在了文艺部的部员口中。 在他们看来,他们要证明自己这些人绝对不比那几个什么“人气网络小说家”“人气漫画画手”差! 他们要通过击败文艺研究部证明,文艺部才是真正的“文学之光”! 在听到平头男生口中说出了“文学之光”这几个字以后。 柳杨彻底回想起了他学生时代的激情岁月。 他回想起了在那小小的文艺部的部室中总是那么的拥挤,到处都坐着人。 他们并不会因为夏天的炎热而退缩,也不会因为冬天的寒冷而缺席。 他们热爱着文学,畅谈着那些精彩动人的故事。 同时 最后他们会把目光放在这“文学之光”上。 这个听起来中二气息十足的说法在他们眼中那就是光荣的代名词! 一想到这些,柳杨的内心就止不住的激动,他心潮澎湃。 要不是还要顾及自己老师的身份,柳杨早就上去对着平头男生回击了。 “文学之光”是属于我们文艺研究部的! 在他的心中已经这么呐喊了。 薛晓雪相当的纳闷,特别是在那个平头的家伙对着自己的班主任大放厥词以后,她甚至都想上去替柳杨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