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递交作品
临近四月的一个周一,薛晓雪所写的作品“未来新世界”终于是到了柳杨的手里。 整个故事最终是以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来终结的。 主角海拉最终成功的带领着人们开拓了自己的世界,他的生活也开始慢慢地走入正轨,彼此之间相互仇视的人类也在他的调和之下开始慢慢正视彼此,消除隔阂。 故事的主角最终成为了人们心中传说中的英雄,而他却在完成自己的目标以后,功成退,跟随着自己的同伴们继续走在了探索的道路上。 为了完成这个故事,薛晓雪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参考了这个世界市面上的各类异世作品,在故事中她已经尽可能的让那个末世界显得真实,故事本的发展显得平稳流畅,符合逻辑。 薛晓雪并不清楚自己的作品能否让那些评委们或是自己的班主任认同。 可是她很肯定的是,这一次自己是尽了全力了。 没有任何遗憾。 就算是柳杨对此有任何的不满,她也没有任何余力再去修改了。 这就是她所能呈现出的故事,这就是她希望呈现的故事。 对于这个作品,柳杨并不能说是非常满意。 毕竟在他看来,薛晓雪可不是新人,她是拥有着两部名作的畅销作家。 对于她的标准当然是和普通的学生是不一样的。 在这种前提下,薛晓雪的故事毛病就显得有些多了。 首先,在“盗墓往事”中薛晓雪曾经表现出了极强的场景描绘能力。 在她的渲染之下,整个故事中森恐怖的场景跃然纸上。 这种描写能力完全就是个人天赋的表现。 而这样的场景描绘能力在这这本作品中完全没有体现。 事实上,在末的作品中,对于各种气势磅礴的废墟或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是故事的最大看点之一。 通过那些壮观宏伟的场景描写,能够让读者们更好地沉浸在作品之中,并跟随着作品中主角的冒险牵动思绪。 在没有了这样的描绘以后,整个故事中想要让读者代入进去那就显得相当困难了。 而另外一点就是除了主角以外,其他的配角们的戏份和描绘有些不足。 无论是海拉的小伙伴或者是他在冒险途中认识的同行之人,这些角色们的格个人遭遇的描写太过于薄弱。 当然,柳杨知道这样的况更多的是因为故事篇幅的限制。 文海杯虽然对于作品的题材没有限制,可是对于故事的字数长度却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低于10万字的短篇故事,这就是组委会的要求。 以外在没有这样要求的况下,组委会们收到的参选作品中充斥着许许多多的“长篇巨著”。 而这些巨著中真正非常有质量,值得一看的作品却少之又少。 大部分都是属于报流水账,甚至还有些作者干脆就把主角从出生到病死的过程都写了进去。 强bī)着自己看完了作品的评委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头皮发麻。 也正因如此,在初期的文海杯经常陷入评奖时间过长,无法如期开奖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