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一次发射脑电波
思考,就是自己一个人的辩论。 有张硕的点子,王者的旅店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可观。武茜的投资本来是资助性质,不曾想真的开始赚钱。她知道,这里主要有张硕的功劳,那个花心的大萝卜竟然也有些本事。 王者看上了一位餐厅的服务员,据说也有些姿色,王者要和她结婚。这原本没有什么。可是,随着餐厅的生意变好,餐厅又招了一些新的服务员,新来的服务员中有长得更漂亮的,王者就把原来的甩了,怀了孕还堕了胎。 据张硕反映,旅馆的账也有些问题,王者为了新女朋友,花钱越来越大手大脚。 四位年轻人最后一次聚在这个旅店吃饭,他们不得不思考对错的问题,王者根本不可以拯救,他就该是王二狗。任微青很失望,王二狗不是不坏,而是当时没有坏的本钱。大家决定集体退出。 王者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开店,武茜等人坐着收钱,本来就有意见。想退出,刚好也是他的想法。只不过他的那点拆迁款,本来就是个小股东,需要有人受让股份才行。王者想得到所有的好处,于是去银行贷了款,受让了一部分股份,成为了大股东。 武茜要撤资,生意好的店,很容易出手。早有当地人眼红他家的生意,早就想插上一手,见有人退出,很快就有人愿意接受出让的其余股份。大家把一切的手续都交由张硕办理,张硕有头脑,他办事大家都见识过的。 王者不再是自己应该关心的了,了却一桩心事,应该轻松些才是,可是四位年轻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眼睛看到的善恶未必一定就是真的,善恶并不那么容易分辨。善显得很浅,恶藏得很深。 …… 一个月后。 在脑连接实验台中心,任微青与楚可可躺在玻璃房子的躺椅上,连续几天以来,两个人的脑连接越来越顺利。 这一方面是各自的大脑与“豌豆”芯片之间的结合顺利,另一方面也归功于两人之间的感情进展。见此情形,戴纵纬、苏格几位教授笑而不语。 基于二人的脑连接的稳定性,项目组决定尝试正式和天眼进行脑连接。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几次尝试下来,连接都没有成功。 “天眼”是一个巨大的天线,即使很微弱的电磁波都可以被放大到通讯级别,被计算机识别。实验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来信号,也不知道发来信息的功率大小。这些不确定的外太空电磁波,随时都有可能被天眼接收并放大,对蛋白质大脑造成“反噬”的伤害。 脑信息是量子层的微信息,在测量和接收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干扰,而必须重建脑内突触连结的方式,并强化信息通道。任微青和楚可可之间的脑连接是同类之间的脑连接,同类之间的脑电波差异是最小的,解读相对要容易很多。而天眼毕竟是一台冰冷的设备,我们只能负责到发送脑电波为止。虽然,我们会试图接收信息,接收的信息是地外理性生命发来的,交给祂们来负责。将接收到什么?谁也不知道!祂们发来的信息不可能与地球人一样,但祂们有更高的科技,这些难题交给祂们。 连续多次尝试带来的失败,让各种奇怪的情绪蔓延。 任微青不得不深入考虑这个问题。在天眼上发送和接收脑电波,这在逻辑上仍然可以看作是一个人造“耳蜗”。耳朵只能听到声波,只不过天眼的尺寸大了些,用来“听”的是电磁信号。人完全可以把它当作第“六”种有感觉的器官,兼有表达的能力。 于是,任微青试图用“天眼”来感知世界,他需要一种新的感知能力,不是生物人体器官感觉中的任何一种。如果一定要有个名字,或者称之为:“脑讯”比较合适。 此时,任微青大脑心境澄明。他首先把这些想法告诉了楚可可和戴纵纬。 戴纵纬很高兴!当天就安排了人造耳蜗听力修复的专家支持。果然,在构建脑内突触连结并强化训练之后,效果很明显。 所有的设备当成为自己的一个部分,任微青让这些设备自由地建立连接。连续几天的通讯磨合,已经可以顺利地向外接受和发送短暂的信息了。 楚可可在任微青的帮助下,也可以慢慢跟上任微青的节奏。但,离要求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任微青进步明显快很多,独自一人就可以做到事,带上楚可可就不可以。楚可可成为了负担。李厘米决定让楚可可退出,由任微青一人承担发射任务。 为了加快项目进度,“脑讯”执行由任微青独自进行。虽然不参与执行,楚可可仍然可以帮助任微青训练。没有发射任务的楚可可放轻松了许多,轻松让进步更容易,期间竟然也进步不少。 而其余的三位“志愿者”还在排异的痛苦之中,脑连接这个步骤一直不能稳定下来。在李厘米看来,他们是指望不上了。 这一天,任微青突然开始一阵强烈的呕吐,并昏倒在玻璃房间的躺椅上。这吓坏了所有的人,进展最顺利的任微青几乎代表整个项目的进展。他若有事,整个项目就几乎倒退回原始阶段。 大部分人是因为项目关心任微青;但是,楚可可却是因为身体关心他。还有一个人,武茜!武茜只能悄悄地关心。 在别人的撮合下恋爱,楚可可和任微青却并没有因此产生反感。在这个年代,还通过别人介绍来寻找爱情,确实老套。不过,得到长辈祝福的爱情也有好处,有长辈背书的恋爱交往,少了些神秘,却多了些安全感。楚可可更是认为,地球这么大,绕了一圈却并没有将自己和任微青分开,这不是缘分吗? 只是有一点,楚可可想想就觉得可气又好笑!这个该死任微青,不会真以为自己是项目组发给他的女朋友吧?!不过,她现在哪里顾得了这些,看到昏倒在测试台的任微青,楚可可心都碎了。 经过检查后发现:原来任微青昏倒,是大脑长时间承受天眼强大的信源功率所致,这样的功率并不是大脑所能承受的。最后,专家组通过缜密的计算与测试后,决定让其它志愿者代替进行受压测试。 这个任务落在了梅伊奋身上,他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为。 通过周密谨慎的实验流程,最终得到了结论,任微青的宇宙通话极限时间为28秒以内。 又经过了2个月周密的训练与实验,于2019年9月12日13时21分54秒,由“天眼”第一次发出了可以到达银河系边界的广播。 任微青的脑电波是人类有史以来从地球发给外星人的主动信息,向整个银河系的边沿传播着。天眼随着地球自转的速度被动地转动,发射的方向也随之转动。脑电波信息的发射方向对准银河系边际移动,像一束光速的脑电波光束对着银河系的扫描。 信息只有一个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任微青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按照专家组的理解,信息到达彼岸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寂静的宇宙一如既往的寂静,并没有任何回应。 不过,任微青并不这么认为,虽然信息载体是电磁波,电磁波是信息的传播速度;但是,这些都是基于宇宙三维空间的思维定式。时间和空间只不过是速度的信息,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信息坐标系。 既然关联到电磁波,不得不提到一个伟大的人物——麦克斯韦。麦克斯韦方程被称为最优美的方程(实在想不通,一个方程怎么能用优美来形容,第一个这么说的人,肯定时理解了方程的含义。而后来大部分用优美来附和的人,多半没看懂,又不好随便改词,避免滥竽露馅。科学界就这么词穷吗?)。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可以归纳为: 1,电磁场不需要介质时,不论中间区域是真空还是实体物质。(没有以太) 2,电、磁动势不仅存在于带电体、磁化体或带电流物体中,其大部分分布在周围的电磁场中。(电磁集肤效应) 3,导体构成的电路若有中断处,电路中的传导电流将由电介质中的位移电流补偿贯通,即全电流连续。且位移电流与其所产生的磁场的关系与传导电流的相同。(电回路闭合) 4,磁通量既无始点又无终点,即不存在磁荷。(磁回路闭合) 5,光波也是电磁波。(如果电磁波速与空间坐标系无关,难道光路也是闭合的?) 总之,麦克斯韦建立了统一电、磁的理论。后来,更著名的爱因斯坦建立了统一质、能的理论。而信息和经典的“质——能”物理世界还未在量子理论中达成妥协。三维世界的红移的空间分布形式被认为与宇宙中的重子物质有关。 有人通过计算认为:普通重子物质只占所有物质的15%;余下的全是不可见的暗物质(这里指冷暗物质)。还有人通过观测数据计算推导:暗物质的分布方式也是与普通物质相同的。甚至人们得出结论:正是宇宙早期暗物质的分布起伏为今日宇宙的普通物质起伏埋下了种子。 暗物质若有若无地存在于间接推导和数学描述的理论中,但并不属于这个三维空间约束的范围之内。 虽然,信息可以用电磁波作为载体,但是,电磁波本身并不是信息的实质。信息也应当可以穿越由恒定电磁波光速制约的空间,以量子纠缠效应的方式穿行于银河的星际。 一切在实证主义思想体系下建立的科学,所有的观测与实证都是三维系统下的感测信息。用三维度的信息认知高维度,根本就不可能。 信息是量子理论下的一种存在,完全有可能不受三维空间的约束。信息的传递,根本不会受到电磁波“光速”的约束,光速是三维空间之内的极限。任微青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得到回复。 这个理论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但他还是坚持到实验中心监听。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3个月,在外人看来,这3个月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除了任微青和楚可可已经发展成了恋人。在这段时间里,两个恋人不只是相互熟悉了大脑信息,初步估计还相互熟悉了男女之间的身体构造。 就在一个普通的下午,任微青照常在躺椅与天眼进行脑连接,这样的工作他每天都要做几次。突然,实验室警报灯亮起,任微青的脑畔收到了一则来自太空的脑信号,自己能够清新的阅读出信息的内容: “危险!危险!危险!请保持沉默!请保持沉默!请保持沉默!” 任微青被这个突然的声音吓了一跳,这个如同在耳畔的声音是那么的真实,就如同是自己嘴里说出来的声音。任微青向李厘米报告了这个信息,而李厘米立刻召集了紧急的会议。 任微青第一次收到太空的信息,这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的消息。李厘米组织专家组一再确认监听信息,鉴于这个事件的重要性,任微青被问道了每个细节。同时,专家组也仔细查看了监听仪器,十分的仔细,生怕放过任何细节。监听仪器也记录了当时收到的信息,虽然不能用机器解读这一则电磁波其含义内容,但毫无疑问的显示“天眼”确实收到了一则诡异的电磁波信号。 越是令人兴奋的消息,越让人们紧张、焦虑。这无疑是颠覆人们一般认知的事情,一定要及时的上报,而对事件的确认是上报之前最需要的工作,也是最紧张的工作。项目部连夜开会,希望可以进一步可以确认消息的可信度。 首先,排查周围无线电干扰,这个工作已经连夜分派下去,由排扰队负责。 其次,脑信息解读,尝试从脑信息特征寻找证据,证明这个信息是来自宇宙生物,由戴纵纬带队进行。 再次,尝试由其他4位志愿者通过脑——机连接,解读这一则被录制的脑信息,是否能佐证脑信息的内容。 与此同时,一条简短的消息被报告到中央:“在‘天眼’开展的‘太空之问’项目,疑似首次收到来自宇宙深空的实质性回复。” 即使这个事件被定义为“疑似”,也足够引起了二号首长的震惊。由于二号首长在境外进行国事访问,这个“疑似”事件也足够让二号取消后续的行程,赶赴现场。 二号首长在接到报告后,7个小时就已经亲临现场。 会议,除了连夜的会议,还有忙碌在各个岗位上的科研人员。反而,在一系列问询之后,唯一无事可做的是任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