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制造风波
“魏良卿要晋封国公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孟南贞带回来的消息,惊得信王和李东来两人跃起。 特别是信王,气的浑身颤抖。 “胡闹,国公之位,岂能轻封?朝纲紊乱,这是灭国之象啊。” 别说信王了,乍听到这个情报,孟南贞也是吃惊不已。 国公诶,那可是异性爵位中的最顶尖的存在了。 终大明一朝,臣子们能够得到的最高的爵位,就是国公了。 封王,活着的时候是不可能的了。 而但凡能够晋封国公的人,无一不是对国朝有着经天纬地的大功之辈。 与国同休,万世永昌,岂是说笑的? 可魏良卿有什么功绩吗? 答案是——没有。 别说功绩了,他连官都不是,而且不学无术,除了奢华享受之外,一事无成。 就因为他叔叔是魏忠贤,竟然就能被晋封为国公。 不得不说,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不行,我要进宫,好好劝劝皇兄。” 信王说做就做,立刻就要动身。 幸好孟南贞和李东来眼疾手快,连忙拦住了。 “殿下不可。” 李东来强忍着怒气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此时还不是咱们同阉党开战的最好时机。” 孟南贞也道:“殿下就算劝谏也没用,陛下心意已决。” “诶,何以至此啊。从今以后,上下臣僚该如何看待我大明爵禄啊?” 信王一声悲叹,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不得不说,天启这事的影响太大了。 官位爵禄,历来都是皇帝奖励臣属、邀买人心的无上法宝。 你干事了,还干好了,便能得到好处,这样下面的人才有干劲不是嘛。 可如今魏良卿无尺寸之功却获封国公,会让很多人陡然觉得,自己拼死拼死的有什么用? 还不如托生一个好爹,功名利禄会来的更加容易一些。 一旦文臣武将们对于官位爵禄失去了向往和敬畏之心,那么皇帝再想要驱使他们,也就无法顺心如意了。 可以说,这件事的弊端实在是太大了。 既然这件事影响如此恶劣,天启为什么要做呢? 这让孟南贞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是从前只靠史书来了解的话,他一定认为,天启这个人愚不可及。 但到了这个时代,实地感受过之后,孟南贞很清楚,天启绝对不是一个蠢人,相反还精明的很。 作为一个帝王,你可以说他昏庸,但绝对不能用愚蠢来定义。 数千年的历史上,大概也只有那位何不食rou糜的晋惠帝是真傻。除此之外,做帝王的就没有真正的蠢货。 就连乐不思蜀的刘禅,也只是在装蠢而已。 天启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吗? 答案是肯定的。 信重阉宦,荒废政务,丧师失地,民不聊生,种种在他做皇帝期间发生的铁一般的事实,都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可他昏庸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愚蠢。 他自幼长于妇人之手,而且环境恶劣,没有受到过很好的教育,见识和能力自然不足。 当他感受到自己的权柄受到挑战和危害的时候,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依靠最信任的太监来对抗。 可从他长时间不上朝又能牢牢把控朝政这方面来看,此人的心智是绝对很厉害的。 昏庸是能力问题,而愚蠢则是智商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所以孟南贞不相信,天启不知道晋封魏良卿为国公,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那样的话,会让大明的官位爵禄变得不值钱,没有人会再为了这个而拼命了。 “或许,这是陛下的骄兵之计……” 把所有的方面都细想了一遍,孟南贞陡然察觉到了一个细思极恐的可能。 天启,或许正在给魏忠贤下套。 纵观天启六年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看出,天启对待魏忠贤没做别的,就是赏赐,不停的赏赐。 这一方面固然彰显了魏忠贤深得皇帝的宠信,无人得以撼动。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一个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