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京城的事儿
辽国与高丽联军溃败,大宋衔尾追杀。 尤其是锦衣卫,建功颇丰,杀敌无算。 与此同时,开封城中风雨飘摇,对于皇帝亲征这件事,没有几个人有信心。 就算是包拯、唐介这样的臣子,也对形势不看好,更遑论他人? 大宋对于辽国的恐惧,不是一天两天了,足足上百年,檀渊之盟殷鉴不远,没有谁会相信,赵祯来一次亲征,就能把辽国打败。 不看好皇帝亲征的,还有宗室之人。 比如赵允让,自从赵祯亲征之后,那叫一个跳的欢快,整日里上蹿下跳,如同跳蚤一般,合纵连横,邀买人心,玩的不亦乐乎。 只要赵祯亲征失利,他的皇位就不稳当了,到时候他们家的机会就来了。 至于宫中的皇子,赵允让没放在眼里,这些年宫中死的皇子还少了?再死一个,也没有关系。 只要皇帝没有继承人,赵宗实又是当年皇帝抱入宫中的,到时候,将是当仁不让的皇位继承人,大宋太子。 若是让他知道赵宗实也去了前线,只怕这会就没这个心思了。 皇宫之中一片愁云惨雾,好在曹皇后是一个有手腕的,把整个皇宫经营的水泄不通,宫女太监都换了一个遍。 这时候想打探皇宫中的消息,那真叫一个难如登天。 陈执中、唐介、包拯等人兢兢业业,丝毫不敢大意,皇帝在外,京城空虚,这本就是大忌,万一有小人作祟,到时候万死难辞其咎,由不得他们不小心谨慎。 “夏相公,咱们大宋的兵力如何,不用本王多说,相比您也知道,圣人亲征,国朝空虚,到时候只怕天下不稳,人心离乱啊。” 赵允让终于找到了夏竦,言语之间,尽是拉拢之词。 夏竦不为所动,身为首相,他也是打过仗的,皇帝亲征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对于士气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算是大战失利,在军队的护佑之下,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再说了,他夏竦位极人臣,当朝首相,官居一品,已经当官当到头了,就算是皇帝不喜他,也没有必要去抱新主子的大腿,区区一个王爷,还不放在夏竦的眼里。 “老王爷,圣人亲征,举国唏嘘,但是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我等臣子,还需要谨守臣子的本分,过于跳脱,可不是好事。” 夏竦不愧为狠人,上来就怼了赵允让一顿,让赵允让好生尴尬。 人家的意思就是,不要在我这浪费时间了,你的心思我明白,但是我却不会给你做门下走狗。 赵允让也不生气,为了自己的儿子,漫说丢点面子,就算是送了这条老命,他都不在乎。 “夏相公还是要多多思量的好,圣人仁慈,千古罕见,但是劳师远征,穷兵黩武,而且对于士林颇有微词,此次可是个机会啊。” 夏竦面色微变,赵允让这句话可是戳了肺管子了,赵祯如今对士林越发不满,这些年重用武夫,就连他们这些老臣都感受到了恐慌。 赵允让说的对,这次确实是个机会,只要赵祯大战失利,到时候就有借口打压武夫的势力,让他们如同以往一样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