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淞沪会战前夕(二)
在淞沪会战爆发前后,上海滩著名的杜月笙也是正在积极地举办着救国捐款,来给前线送钱,送物资抗日。 当然除了他之外,还要很多抗日后援会的团体在捐款。 不过虽然上海滩拥有差不多400万人口,但是真正富裕和大方的人,却不是很多。 所以根据捐款统计里面,很多家境不富裕,但是富有爱国心的平民百姓,也只是能够捐款5元以下的。 就算是一些公司,也有不少只捐款到1000元到5000元左右的。 真真正正一出手,就是过万元的不多,10万元的更加稀少。 不过就算如此爱国的热情,还是像野火烧不尽似的,燃遍了整个大上海,最后胜在人多,钱就多了。 一致抗敌这是整个淞沪人民的心声。 所以杜月笙看到那些不富裕的老百姓进行捐款之后,他也是很感慨地称赞道: “人民群众虽然不富裕,但是爱国的热心,还是高涨的很!” 不过在许浪进行捐款的这一个时间段,上海滩的平民百姓的捐款热情还没有到达鼎峰。 最快也要到淞沪会战爆发之后的8月28日,那时抗日的热情才是真真正正的爆发出来,像野火春风一般熊熊燃烧起来。 “一万大洋?” “一个人的捐款?” “这是什么人?” 所以当杜月笙从自己的捐款委员会的主管那里得知许浪,突然捐款了一万大洋之后,他可是震惊的很。 “一个叫许浪的年轻人,年纪顶多也就22岁左右!” “杜老板!” 委员会主管紧张地继续汇报道。 “人呢?” “快带我去见他!” “这样的爱国志士,我一定要好好地感谢他!” “像他这样富裕,一出手就是一万大洋的年轻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闻言,杜月笙急忙追问道。 “他走了!‘ “一捐款完,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走的很快,我想去追,也追不上!” 委员会主管尴尬道。 “......” 杜老板听后,满头黑线,很不满地沉默着。 “给我想办法找到这个许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