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东西方融合之门(下)(第一更)
不日方案就确立下来,墨者们就地开始搭建起传送门的构架。 传送门的建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先搭建起一个可移动的临时传送门,相当于将林星识海中的逆界门放大到外界中来。 这个临时的传送门需要林星亲自维持,毕竟逆界石在林星手上,只能他亲自开启。也依然会受到空间通道的限制,不论是在传输量还是维持时间上。 第二阶段,再在各个已经掌控的灵脉节点处打造大型固定传送门,通过灵脉节点的共鸣将传送门与这个移动传送门连结起来,组成联合传送门。 在稳定性上,要比林星通过识海开逆界门要稳定得多。 如此林星可以通过手上的移动传送门,控制其他的传送门的开关。 有灵脉节点提供灵力维持,就不需靠人来维持能量供给了,理论上能一直开着。 但同样会受到空间通道的传输上限,与稳定的性影响。 第三阶段,就要组成一个逆界空间,用于维持门的持续开启。并且能有一个额外的缓冲空间,供传送的人员或事物中转停留,减小空间通道负担。 如此,只要有灵脉节点源源不断的提供灵气,就不用担心传送门的通道因达到极限而崩毁。 简单来说就是所有门能一直开着,永远不用关闭了,并且传送的极限将由这个逆界空间的稳定性来决定了,而不是传送门或林星本身。 在拿到这个方案后,就连教皇也惊叹不止。 若真是这样,能得到一个强大世界的不断援军,想想都振奋啊~ 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连这第一步,其实教皇心里都没有底。 传送门的框架搭建起来了,是一个高大的椭圆形状,有2层楼高。 这是在教皇的建议下采用的形状,对于这个西幻世界来说,椭圆形的门要比方形的门更能与法则产生共鸣。 椭圆门框用了各种金属与矿石,大多数都是教皇挑选的。 在这个世界里,教皇对空间共鸣的材料选择似乎更有经验。 在经过材料共鸣测试成功后,墨者与教皇开始按照预定的步骤打造起门来。 门的选址定在新建的大教堂中,如此也能避人耳目。 林星来到门框前,他闭上了眼睛,进入到识海当中。 他将神念注入逆界石,逆界石发出了蓝光,但并未能再次显现出门来,因为空间通道还未恢复稳定。 外边,墨者们道:“就是现在~!” 只见林星全身散发出微微的蓝光,空间波动隐隐显现,但又微不可察~ 四周布置好的阵法亮了起来,数种空间材料开始从阵角上浮了起来,光阵笼罩着中央的的门框。 墨者与教皇分别站在了五个阵角处,他们把各自掌控的一份空间材料挥入门框之内~ 空间材料纷纷在门框内触碰到了一起,融合起来。 随后又爆发出一股厚重的空间之力,在阵法的引导下渐渐的填满了整个门框。 这就是坤之力,象征着稳定与永恒的空间之力。也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在混沌甚至洪荒虚空中,连接起两个不相干的世界~ 空间之力虽然显现,但是却始终进展缓慢,并没能顺利的连上逆界通道,也不知最后会通向哪里,这显然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 教皇也开始施法,光明传送魔法融入到阵法当中。 光明魔法犹如一只柔和的手,轻轻的拉着传送门产生的空间通道,将他拉至林星身前~ 林星在识海中看到了这只光之手,他伸手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