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珍馐山味
都市惊奇日记正文卷103.珍馐山味回风阁,正在上菜。 向天歌安排的满汉全席上桌了,十荤十素。 他走到餐桌前,展开他的演讲。 这些上桌的菜全是野味,散发出一股自然的味道。 向天歌滔滔不绝的介绍着这桌美食,甚至讲起了关于他们店食材的选择,全部纯天然,无公害。 除掉猪蹄子、红烧娃娃鱼、清蒸野生麂子rou,还有颇多野味。 向天歌在服务员将菜全部上完后,向天歌为向几位大美女展现自己,开启了长篇大论。 他说: 用野味当餐食已经成为一项大华国人特有的饮食偏好,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一律都吃。 野鸡,野鸭,野猪,野兔子那也只是入门,敢于直面猴脑熊掌穿山甲的才是老饕。 在野味党看来,rou也分三六九等。 所谓家养的不如散养的,散养的不如野生的,野生的不如珍稀的,珍稀的不如濒危的。 总之物以稀为贵,味以稀为美。 然而美食界早就粉碎了这一谣言——野味并不比普通rou好吃。 事实上,人类自打学会生火以来,对于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好吃,什么难吃,已经探索了几千年。 今天的鸡鸭猪牛羊占领人类餐桌,就是古往今来无数吃货用嘴投票的结果。 而野味缺少烹饪传统,只能满足猎奇心态,美味做不好了属实难吃。 不好吃?那就跟你谈营养!大华国人呢向来迷信以形补形,尤其爱把珍奇异兽当成食补圣品。比如穿山甲爱钻,就以为吃了能变金刚钻。还有熊掌,凑齐了一对吃,分分钟能练就铁砂掌。还有吃猴脑补脑,吃虎鞭补鞭,吃鹰翅…呃…大概能上天。四个字概括就是,吃啥补啥。 然而这种歪门邪道除了能壮大保健市场外,一文不值。 现代营养学早已证明,野生动物大都没啥特别的营养价值,所谓奇效?然并卵! 尽管官方说破了嘴,依然阻止不了部分人用野味调剂生活花式炫富。 他们频繁出入酒店会所农家乐,不光自己吃还请别人吃,价格不菲动辄上万,这吃的哪是饭,是面子和路子。 在部分地区,吃野味还是一种高级的行贿手段。 往往野味越少见,领导就越有面儿,办事自然快人一截。 这算是继送钱送房送车送古玩之后的又一送礼姿势。 不过一旦被曝光,还是得进去捡肥皂。 大华国人非常爱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外国人不敢吃的东西,在我们大华国人眼力都是非常好的食物,尤其是对于一些野味,大华国人尤其的喜爱。 不过一般所谓的野味有两种,一种是rou类的食物,比如说野鸡、野兔等动物,另外还有一种野味是指的采集来的野菜野果子等。 生物链有个富集作用,即生物有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如仅农药DDT最终在水鸟类体内含量可为原水含量的833万倍,陆地生物也一样有富集作用,而现在全球环境普遍受到污染,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劣。 人体作为生物链的最高端,如果食用了这些富集农药残留的动物,对健康也是不利的。 食用野生动物易患多种疾病,因为野生动物可能患有多种疾病,其脑、血液及肌rou中含有病毒、寄生虫。 通常情况下,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原体不会传染给人类,只有在人类破坏其生存环境或者猎捕、进食野生动物的时候,病原体才会传染给人类;特别是人畜共患病,如大华国内的猕猴有10%—60%携带B病毒,这样的猕猴把人挠上一下,都有可能致人感染,而生吃猴脑感染的几率更大。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因为鱼翅与熊掌珍奇难得,营养含量也被市民高看一眼。 但向天歌近日听前辈获悉,“野味未必富含营养”在营养学界早已达成共识。 相反,普通鱼rou因其中的成分与人体接近,营养的吸收和利用率均胜于熊掌。 据白水市林业厅调查,大巴山里共有十六种兽类,如野猪、果子狸、黄麂子、狍子、华南兔、竹鼠等; 以及二十一种鸟类,如喜鹊、环颈雉、斑鸠、麻雀、鹧鸪、竹鸡、鹌鹑等; 还有十二种两栖类,如各种蛇类、虎纹蛙、印尼龟等,在市场上销售量最大。 这说明有近一半白水市人认为野生动物营养价值高,具有滋补作用。 这一点正是大华国南方的老人们在饮食中最为讲究的。 在不少白水市的酒楼和农家乐里,“无污染,纯天然,营养价值高”等字眼,成为店家的广告词; 大巴山周边的酒店和农家乐将装着蛇、鹿、鸟等野生动物的铁笼的农家乐成了招揽食客的“品牌”。 野味的食补作用真的那么神奇吗 大华国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翠南指明,“野味未必富含营养”在营养学界早已达成共识。 据介绍,从茹毛饮血到吃熟食,在如何有效摄取营养、更美味地享用食物方面,我们的祖先其实动了不少脑筋。 像鸡鸭鹅、猪牛羊等原来都是野生动物,后来被圈养变成家禽、家畜,都是经历了一个品类选择、优胜劣汰、物种进化的过程。 单从口感上看,野味虽然稀奇古怪却不一定如想像中美味,如野猪的肌rou纤维明显比家猪粗且不易消化;而狍子、竹鼠、鳄鱼rou等,在烹饪中一般都需要添加很多佐料才能去除腥臊味。 一边是对白酒里塑化剂的穷追不舍,众人质疑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一边却是猎杀候鸟屡禁不止,越冬的候鸟成了贪婪的饕餮者桌上盛宴,此时食者不再关心“禽流感”的出处;一边是恐慌“吃猪rou等于自杀”、“速成鸡”的激素含量,一边却是公务消费定点商家里热闹的对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舌尖消费,此时餐桌上也无人问津野味是否经过安全检疫。 据报道,去年秋天以来,在大华国华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中,有一批候鸟被人捕杀; 在大华国天京北大港,大华国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部分遭毒手; 而在西疆,有一些候鸟被偷猎者伪装成家禽空运贩卖…… 就在去年的统计中,大华国鸟类学会总理事长高尚,在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大雁通讯》上写道:“过去5年里,大华国至少有30万只水鸟丧生。” 而据估计,这个数字比较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