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利欲熏心
安苏省,淮北市。手机端 畅饮公司的大会议室里分成两个阵营。 一方是董事长王康,独子王成功以及儿媳鲍小妹。 另一方只有一个人,也不算外人,王康的远房表弟畅饮昔日的元老功臣,如今常饮的法人吴常泰。 会议室大内紧闭,至此之外再无他人。 利欲熏心,朋友变敌人,亲戚成仇人。 看来有些时候,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是血缘,而是利益。 几个月前,王成功听从张小白意见,说服了父亲,暗地里成立一家新公司,让认为最可靠的吴常态当法人,然后生产出一种名为常饮的饮料。 这么大的事情,王康以及王成功戒心很重,不仅在私底下跟吴常态签订了协议,而且在管理上一点权利都没有给他,完全将他看成了摆在台面上的傀儡。 由于在饮料这个行业里有经验,王康父子又拿出大笔资金扶持,再加上常饮饮料的口味确实不错,一经推出便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销量直线上升。 畅饮,从诞生那一刻起,消费者们就对这个名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明摆着跟畅饮打擂台竞争。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上市两个月,常饮在安苏省已经小有名气,当然跟饮料界的大鳄畅饮还是没法比较。 然而进入年过,也就是销售高峰期,常饮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 蚍蜉要撼树。 安苏省以及周边两个省,凡事畅饮的销售区域,常饮都打出广告,没有请大明星,只是一些小角色,但内容着实有点意思。 场景很简单,一女孩喝着畅饮,另外一个女孩夺走她手中的饮料,并且笑道:“畅饮时代过去了,现在喝常饮!” 如果说以前竞争还算暗地里较劲,这一次可是摆在了明面上,这是正式跟畅饮宣战。 广大人民群众这个瓜吃的很乐呵,之前就知道有个畅饮,如今又出了个嚣张跋扈的常饮,看着真是过瘾。 但他们不知道,这只不过是畅饮的一个经典营销案例。 用的就是畅饮的名气,宣传常饮品牌。 果不其然,自此以后,常饮销量再上一个台阶。 随后畅饮进行反击,没有在电视上进行反驳,而是实实在在给了消费者实惠降价。 然后常饮不甘落后,也开始降。 畅饮,常饮,打的不可开交。 名字相似,味道也相近,拼的就是价格。 你方唱罢我方唱,轮流演大戏。 最愿意见到这种情景的是消费者,盼着他们打的越热闹越好,价格将的越低好,这样才能得到最大的实惠。 打完价格战,彼此又开始出台各种销售政策,例如喝饮料赠旅游,喝饮料得汽车等等。 不知不觉中,这场热闹的“战争”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换句话来讲,畅饮和常饮的名气也都在增长,尤其是安苏省附近那个两个省,竟然占领了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 吃瓜群众们乐呵,王康王成功父亲更高兴。 他们是幕后指使者,更是最后获利者,就这一个过年期间,同比去年利润增长了一倍。 这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