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那里有人
胤听了,有些不解,“那些商家压低价格,百姓们不卖给他们就是了,你怎么却这么为难呢?”。 江染离点头,“是啊,那些人妄想榨取百姓,百姓们不把粮食卖给他们就好了啊”。 伍延卿叹了声气,开口说道,“我这边价格合理,百姓们不把粮食卖给他们,就都到了我这边来,但我一家,实在吸纳不了那么多粮食”。 顿了顿,伍延卿又道,“今天我看着那些苦苦哀求我收下粮食的百姓,心中实在无可奈何,其他商事的人知道我收不了那么多,便因此更压低粮食价格”。 听到这,江染离和胤总算明白症结所在了,心中对百姓同情不已。 “等会儿我给阿帆写封信,让他派人前来一同收粮食,正好我们粮店也能用得到”。 事实上,江染离和江帆的粮店没有伍延卿家族的规模大,他们只在整个大清境内有二十来间粮铺,而伍延卿家族的粮铺,则遍布大清所有城镇,足足有数百家。 是以,即使江染离叫来了自家粮铺的人前来收取粮食,对于整个山西的农户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伍延卿也清楚这一点,摆手示意江染离不用写信告知江帆。 “你们家族的产业巨大,山西的粮食无法收取吗?”,胤问道。 “我的家族主要经营运输、瓷器、布匹、茶叶等,虽说商铺众多,但实际上,并不是最看重的,是以,投入到粮铺的资金也有限,实在无法收取那么多粮食”,伍延卿解释。 江染离微微皱着眉心,正如伍延卿所说,他的家族实在无力收那么多的粮食,但眼睁睁瞧着百姓们把辛苦养大粮食低价售卖,又实在无法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