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的货币战争
受降城的意义,在这个时候其实并不大,所以朝廷才会容许这座城池几度易主的事实发生,如果是重要的城池,就算此时此刻中原地区混乱不堪,也不会让它落入他人之手。 吕布将目光对准这座城池,并不是为了和胡人争锋夺胜,而是有了这座城池,他想要实施的另一件事情就方便了许多。 因为在这受降城周围,有一座后世极为知名的城市,这座城市蕴藏了大量的矿产,不仅仅是铁矿、煤矿,甚至还有铜矿。 吕布现在反正是什么矿都需要,铁矿和煤矿的巨大作用自然不必多说,这铜矿也至关重要。 大汉王朝市面上最主流通行的货币乃是五铢钱,五铢钱的铸造极为严谨,也有一套专门的章程。 一枚五铢钱当中该用多少黄铜,又该重量几何,大小形状是个什么样子,都属于极为严谨的事情。 而一旦与规定的大小重量不一样,那便是假币,属于不足值的五铢钱。 私铸货币在大汉王朝的律法中,属于不可饶恕的罪行,必定会被斩首示众,严重一些的还要牵连其他人。 而铸造假币也同样罪可当诛,一但发现绝不留情,整个大汉王朝这么多年的历史以来,也有王侯拥有私人铸币权,但是有胆子铸造假币和不足值的残币的,那是少之又少。 但是吕布可清楚的很,眼下这天下间,敢做这等疯狂之事的,在那洛阳城中便有一人,正是此时掌握了河洛地区的董卓。 董卓董卓原本cao持着整个河洛地区的财富和权势,根本不会缺钱花,但是天下财富,其实都蕴藏在各个家族,以及那些富商大贾手中。 而这些家族和富商,都是头脑极为灵活之辈,在董卓占据河洛地区之前,便将各自的财产进行了隐匿。 董卓又不可能冒着得罪整个河洛地区所有世家的风险,强行搜刮财物,所以在董卓占领洛阳城的后期,为了获取大量的钱币和物资,董卓就开始疯狂的铸造假币以及不足值的劣币。 此举直接葬送了大汉五铢钱的未来,整个市面上的五铢钱,各种重量,各种材质以及各种大小体型都有,甚至还有一层薄薄的金属表皮里面包裹着干草临时熔炼而成的钱币。 这个做法直接让百姓们对于五铢钱都不再信任,严重破坏了大汉王朝经济。 不过此时此刻,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董卓尚且没有疯狂到大量铸造假币的程度,他也还没有到被逼迫迁都离开洛阳的地步。 但是吕布不可能等到董卓做了此事之后再给出应对,他必须未雨绸缪,在董卓破坏币制之前,就形成有效的应对办法,方才能够在大量劣币涌入市场之时,稳住并州乃至更为广阔地区的市场经济,不至于劣币驱逐良币,最后引发市场经济崩溃。 吕布所想到的最主要应对假币涌入市场的法子,就是持有大量的足值五铢钱,这也是应对劣币涌入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